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八角活了!西畴让“沉睡资产”变“金山银山”
发布时间:2025-07-28 15:36:11
西畴县为破解国有林场八角困境
积极创新管理体制
优化运营机制、拓展多元经营模式
推动国有林场转型升级
如今
荒草萋萋的八角林变身富美绿洲

荒草丛生变富美绿洲
八角林提质显成效
近年来,西畴县香坪山国有林场曾面临千亩八角林“0”收益困境,杂木丛生、杂草疯长,严重制约八角产量。2024年,西畴县积极协调部门及平台公司引进公司,2024年年底,引入云南星香苗林生物开发有限公司对5000亩八角林实施改造,通过“清杂木、矮化修枝、科学施肥、整地除草”四步法,让老树焕发新生。
西畴县香坪山国有林场莲花塘乡新平寨基地的1100余亩八角林变化尤为显著,原本被杂木“淹没”的八角树,如今枝干挺拔、叶片肥厚,预计明年产量可提升30%以上。“过去这些林子‘只长草不结果’,现在成了村民的‘绿色银行’。”云南星香苗林生物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明杰介绍。
王明杰说:“公司来接手了之后,把杂木林清除、矮化,让它的营养均衡地分布在八角树上,通过两次施肥和改造能看出明显的效果。同时,在条件允许的地方松土、除草,让八角吸收养分,起到增产增收的结果。”

林下生“金”
中药材种植盘活闲置资源
如何让八角林“一地多收”?西畴县探索“八角+中药材”的复合经营模式。2024年10月起,林场在改造后的八角林下试种三七、重楼等名贵中药材,其中,三七面积达600亩,重楼70亩,并小范围试种黄金、白芨等品种。“八角树遮阴效果好,林下湿度适宜,正好适合三七生长。”技术员介绍。
这种立体种植模式不仅提高土地利用率,还带动周边村民就业,由于项目区属于密集型务工,周边的村民都纷纷来基地务工,长工李发光夫妇负责管护八角和三七,年收入达7万元,短工们则通过除草、采收等零工补贴家用。截至目前,已发放工人工资100万余元。
莲花塘乡大锡板村委会回龙村小组杨辅琼说:“我们家里有牲口有牛,有活我们就来做两天,工资的话就是十块钱一个小时,100元一天。”

示范带全域
小基地撬动大产业
西畴县香坪山国有林场莲花塘乡新平寨基地作为“试验田”,为西畴林下经济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公司采取“先示范、后推广”策略,严控药材品质,待试种成功后再向其他区域扩展。“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八角为主、药材为辅’的生态产业链,让每亩林地效益翻番。”王明杰说。
王明杰说:“下一步,公司将积极优化“八角林下+中药材+经济作物”复合运营模式,吸引更多的老百姓到八角林下以入股分红或租地的形式,盘活土地资源,实现多赢。同时,坪寨林场八角提质正在有序推进中,这里的宝贵经验将得到复制推广,让闲置的国有资产变“聚宝盆”。”
(西畴融媒记者:杨忠磊 陆治安 实习:邓光美)
(编辑:郭韦 美编:陆军 二审:谢思思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