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巡察手记:一场纪法与人心的对话
发布时间:2025-08-01 10:46:14
炎炎夏日的午后,一场心与心的较量又在谈话室展开。我对面坐着留置对象的妻子。她紧绷的面容上写满抗拒,刻意回避的目光和因用力交叠而泛白的指节,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内心的防线。
“我们想了解一些情况,请配合组织工作。”我开门见山道。
“该说的我都说了。”她语气生硬如铁,仿佛早已在心底筑起高墙。时间一分一秒流逝,谈话笔录始终停留在空白页,局面一时陷入僵持。
“先喝点水休息一下。”我适时递上一杯温水,语气缓和地说道。她手一颤,水差点泼洒出来,这细微的失态,无声传递着心底惊涛骇浪般的慌乱。窗外夜色渐浓,灯光下,此刻她作为公职人员的克制与作为妻子的忧惧交织于眉宇之间。
当我们出示相关证据后,她眼神陡然失焦,仿佛被无形之手扼住喉咙。我放缓语速:“身为公职人员,纪律红线不可触碰的道理,我们应该比谁都清楚。”她嘴唇紧抿,依然沉默,但那份沉默已非坚冰,倒似一触即碎的薄霜。
谈话再次陷入僵局,我随即转换思路,把生硬的纪律条文转向易于理解的人情常理。我说道:“既当‘裁判员’,又做‘运动员’,群众会如何看待我们?哪些违规所得,值得让家庭承受现在的煎熬吗?”长久地沉默后,他的双肩突然塌陷,如同久绷的弓弦终于泄力。
“我……我们当时确实糊涂了,总以为事情过去多年……”她声音哽咽,仿佛心底堵塞的堤坝终于决口。她逐一承认了错误事实,虽未多言,但那低头认错的姿态,胜过千言万语,这是对纪律的敬畏,更是对职责的重新认知。
谈话结束时已华灯初上。雨幕中,我们安排车辆送她回家。雨刮器在车窗上有节奏地摆动,我轻声说:“您看这雨刮器,多像办案,不刮去遮挡,哪能看清前路?纪律不仅是惩戒,更是帮我们擦亮心镜,找回本心。”她望着雨帘,眼底的坚冰渐渐消融。
在她家楼下,我和同事王姐正要转身离去,她突然驻足,声音喑哑却郑重地和我们说道:“谢谢你们……让我明白,错误捂不住,早回头,心才安。”
这次谈话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纪检监察工作“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办案的温度不仅在于坚守原则的刚性,更在于传递组织的信任与期待,只有从思想上帮助违纪人员增强党规党章党纪意识,从感情上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怀,才能让迷途者看清归路,迷途知返。
在我看来,我们开展的每一次谈话犹如在人心深处进行的精微手术。它印证了纪律审查中,只有将释纪说法的理性光芒与体察人心的温暖力量相融合,才能真正拨动心弦,让迷途者认错知返。办案安全也绝非刻板规程,那些深夜风雨中一程默默的护送,那几句熨帖的开解,节日期间几句宽慰的话语,生病期间无声的关怀照看,都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最朴实的注脚。它让冰冷的程序有了人的温度,让迷失的灵魂在组织关怀中重新校准方向。
作为审查调查一线的纪检监察干部,我们在依规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的同时,对被留置对象的人文关怀也可能促使其从内心深处受到感化,真正悔罪悔过。情与纪,并非生而对立,我们在严守纪法“尺度”的同时,也要传递好组织的温度,我相信我们每一名纪检监察干部的荧荧微光定能聚之如芒,照亮风清气朗、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
(富宁县纪委监委 王婕)
(编辑:徐仕桓 美编:张振飞 二审:谢思思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