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马关:让百香果从“田间鲜果”变身“冻藏黄金”

发布时间:2025-08-01 10:46:55  

近年来,马关县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实施“小切口、大民生”就业促进策略,以精准施策开展“小而美”招商、培育小微企业、壮大帮扶车间为抓手,拓展就业岗位、优化就业服务环境,着力推动产业、企业、就业协同共生的“三业循环”,培育出覆盖多元需求的特色就业“生态圈”,让群众既能守好家门又能端稳饭碗。

一大早,古林箐乡古林箐村委会下寨村的种植户李江就开着满载新鲜百香果的小货车来到了文山丰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百香果加工厂,只见他将一袋袋还沾着晨露的百香果卸下车,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他说道:“以往没有这个工厂的时候都是靠外面的收购商来这里收购,利润没有这个厂建起来以后大。有了这个厂,没有了中间商赚差价,我们不管任何时候采摘送过来都可以,极大满足了我们农户的需求。今年的行情比较稳定,收益还是挺不错的。”

称完重的百香果被运送到了一旁的清洗线上进行挑选,再随着传送带将百香果用清水冲洗去污后消毒再清洗烘干传输到加工车间,工人将传送带运送过来的百香果装筐。成筐的百香果被运送到同时运转着的32台挖果机旁,工人们麻利地分拣挖出果肉,各司其职地操作着生产的每一道工序。

古林箐乡的百香果产业起步于2019年,到目前已发展到了1.2万亩,让百香果不仅有了“摇钱树”的美称,更成为古林箐乡的支柱产业之一。然而,鲜果销售受市场波动影响大,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等问题逐渐显现。为解决这些难题,2022年10月,古林箐乡积极组织致富带头人、青年人才等外出考察,引进文山丰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驻古林箐乡,建立起了一整套完善的果浆加工产业链,对于古林箐乡的村民来说,百香果加工厂带来的最直接变化,就是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许多原本依靠传统农业为生的群众在家门口就找到了稳定工作,实现了“出门进厂、挣钱顾家”的美好愿景。

“我是去年二月份来这里的,每年工作时长大概在半年左右,能收入3万元。这里离家很近,方便照顾老人和小孩,有什么事我也能回去帮忙,我觉得在这里工作很好,我们村在这里工作的人也很多,觉得工作很自由、离家很近。”村民胡兴香正熟练地用挖果机将果肉与果壳分离,像她这样的村民不在少数,她们每月可领取3500元的保底工资,加上计件收入,每月能拿到6000余元,且都能按时发放。

加工厂的建立,不仅让百香果从“田间鲜果”变身“冻藏黄金”,解决了鲜果销售问题,更延伸了一条惠及千户的产业链,提升了产品附加值,让古林箐乡的百香果从初级农产品转变为具有更高价值的加工产品。同时,自投产以来,从分拣员、操作工到质检员、仓储管理员,已累计提供120余个稳定就业岗位,让许多原本外出打工的本地村民以及附近乡镇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文山丰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亚飞介绍,公司主要从事鲜百香果加工取浆,目前每日鲜果处理量在30吨左右,每年鲜果处理量在5000吨,年营业额约2700万元。目前用工量是65人,后续的目标在120人左右。通过产业联动服务半径延伸至八寨、篾厂、老范寨、南溪、小坝子镇、河口等多个周边乡镇,有效激活了当地农业产业链的“造血”功能。

如今的古林箐乡,百香果种植已覆盖了辖区7个村委会77个村民小组1223户农户,年产值超7000万元,在强有力的产业带动下,这颗小小的百香果真正成为了推动古林箐乡村振兴的“甜蜜产业”,也将继续为乡里的群众带来更加甜蜜的生活,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的动能。

(马关融媒记者:程攀 谭倩通讯员:余红铝钱香君)

(编辑:郭韦 美编:陆军 二审:谢思思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