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广南:以“四个转变”提升对村巡察全覆盖质效

发布时间:2025-08-05 15:15:31  

“巡察组来了之后,村里的账目清楚了,惠民政策也落实到位了,咱们老百姓心里更亮堂了!”谈起对村巡察带来的变化,广南县莲城镇一位村民感慨道。近年来,广南县在中央和省委、州委巡视巡察机构的指导下,持续深化“马甲巡察”经验做法,通过推动“四个转变”,让对村(社区)巡察真正实现从“国家大事”到“群众小事”的聚焦,全面提升巡察全覆盖质效。

巡察干部到田间地头找群众了解有关情况

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筑牢基层根基。村社改革后,广南县对村(社区)巡察对象从177个增至190个,涉及3439个村(居)民小组、93万人口,点多、面广、量大的特点尤为突出。县委始终将对村巡察纳入工作总体规划,坚持“届初定规划、年度有计划、届内全覆盖”,每年财政预算增至120万元保障巡察经费,确保力度不减、质效并重。在此基础上,广南创新“巡察+”模式,通过“马甲巡察”“村官巡村”“巡审融合”“巡纪联动”等方式盘活监督力量,提升监督系统性与集成度。截至目前,已完成190个村(社区)巡察全覆盖,累计发现问题4141个,移交问题线索147件。与上一届县委相比,平均每村发现问题数从18.01个增至21.79个,成案率从30.36%提升至57.14%,巡察“长牙带电”的震慑效应持续彰显。

从“平均用力”到“科学分类”精准靶向发力。“巡察不是‘大水漫灌’,必须找准各村的‘病灶’。”广南县巡察办负责人介绍,该县对190个村(社区)的党组织状况、产业发展、资金项目、信访矛盾等情况全面梳理,实施动态分类管理,避免“一线平推”“一张药方治百病”。在曙光乡、莲城镇、八宝镇开展试点的“红黄绿灯”分类机制颇具成效。以莲城镇为例,35个村(社区)被划分为红灯村12个、黄灯村10个、绿灯村13个:对“红灯村”实行“账目全覆盖+入户全走访+问题溯源倒查”,组建专项小组加密巡察;对“黄灯村”开展“重点领域抽查+信访件倒查+班子效能评估”,建立问题台账;对“绿灯村”推行“数据比对+随机暗访+制度评估”,推动治理提升。结合分类机制创新的“一村一策”谈话法,仅一轮巡察就发现村级问题782个、问题线索74件,推动建立制度8项,切实增强监督实效。

从“单兵作战”到“聚指成拳”凝聚监督合力。“巡察不是孤军奋战,要让各类监督拧成一股绳。”广南县构建“1+12”协作机制,推动巡察与纪检监察、组织、审计等12个部门贯通协调,实现巡前信息互通、巡中资源共享、巡后成果共用。其中,与纪检监察机关建立的线索闭环管理机制,让问题线索处置质效大幅提升,2025年上半年移交线索量较2024年全年增长65.31%。作为全省“巡审联动”试点,广南县在多轮巡察中探索信息共享、人员协作、成果互用“三维联动”,将政治巡察与经济审计效能叠加。截至目前,通过“巡审融合”发现问题320个、问题线索18条,推动建章立制32项,追回违规资金170.87万元,监督合力持续释放。

从“事过翻篇”到“群众满意”推动整改惠民。为避免整改“雨过地皮湿”,广南县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整改机制,通过“三个重点集中”(集中培训、集中交办、集中督办)推动问题深改实改,乡镇“乡村一体联动”专班则以“以乡带村、以村促乡”模式破解村级整改不彻底问题。同时,为让群众真正成为整改“评判员”,该县明确村(社区)整改评估需有20%群众代表参与,县级评估则抽取30%村(社区)实地走访。杨柳井乡采取巡察整改与基层治理、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方式,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发展庭院经济等举措,将宝月关村六郎城村小组打造成农文旅融合示范点,带动1300余户4000余人增收,人均年增收超7000元,让群众在“有‘斛’共享”中感受到巡察带来的实惠。

目前,广南县通过“四个转变”,让对村巡察不仅成为发现问题的“探照灯”,更成为解决民忧的“连心桥”,在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的实践中,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通讯员:农玉国)

(编辑:刘红丹 美编:向传帅 二审:侯佑琴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