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早安文山丨公示!文山两个节目拟入选省级展演名单

发布时间:2025-08-06 09:14:28  

今天是2025年8月6日,农历闰六月十三,星期三。

图片


公示!文山两个节目拟入选省级展演名单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日前公示第十八届云南省新剧(节)目展演入选剧(节)目名单。文山州民族文化工作团创作演出的《瑶望》和《生笙不息》名列其中。

《生笙不息》《瑶望》在第三届云南舞蹈原创作品展演中分别荣获“二等奖”和“三等奖”。它们以浓郁的民族特色、鲜明的叙事主题,反映了当代民族舞蹈的审美取向。

(来源: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文山州文化和旅游局)

图片

●近日,广南县托育服务中心正式启动招生,标志着全县首家公办普惠性托幼一体机构投入运营。作为云南省唯一以妇幼保健院为支撑的托幼机构,这里首创了“医养保教”托育模式,将医疗保障、保育护理与学前教育深度融合,让每个孩子都能在专业守护下成长。(云南网)

八月的普者黑,是舒展着诗意的时节。清晨薄雾如轻纱般笼罩着喀斯特山水,朝阳缓缓升起,将天空染成金红色,与万亩荷塘、星罗棋布的湖泊、青翠的峰林共同勾勒出一幅流动的水墨画。乘热气球凌空俯瞰,是解锁这片秘境的最佳方式。当热气球与朝阳同步升起攀至峰顶,脚下是波光粼粼的湖泊,远处村落炊烟袅袅,宛如置身仙境。从空中看,普者黑的山水更像一幅立体水墨画,在日出时分,光影美得让人屏息。

(丘北融媒)

图片

●记者从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8月3日,一列满载55个集装箱的中欧班列由内蒙古二连浩特铁路口岸驶出,标志着中欧班列中通道自2013年通行首列中欧班列以来,累计通行量超过2万列。(《人民日报》)

●记者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活动(以下简称“金秋消费季”)将于9月-11月组织开展。金秋消费季旨在鼓励各地用好金秋消费季平台,因地制宜举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务实惠民的庆丰收消费促进活动。(人民网)

●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近日在上海召开,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出版工作委员会对外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前6月,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680亿元,同比增长14.08%;截至6月底,游戏用户规模近6.79亿,同比增长0.72%。(《人民日报》)

●2024年度媒体社会责任报告近日集中向社会发布。这是媒体社会责任报告工作开展以来,连续第12年发布报告。今年,从中央新闻单位到县级融媒体中心630余家媒体发布报告,发布媒体数量较去年增加50余家,部分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进一步扩大报告范围,吉林、四川等18个省份实现省市县三级媒体覆盖。(新华网)

●8月4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的《云南省“引客入滇”入境旅游激励实施方案》开始施行。此次入境旅游激励包括入境游客人次激励、入境旅游包机激励、旅游宣传推广激励3类,施行时间为2025年8月4日至2026年2月28日。(云南网)

●日前,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对外发布《云南省新一轮促农增收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2025年至2027年,云南省促农增收总体目标是两高于、一缩小,即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于全省经济增长速度,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昆明日报》)


图片

     二十四节气里的养生之道,蕴藏着健康密码。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不仅仅是自然界的规律,也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指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联合文山郑保骨伤科医院推出《节气养生》栏目,适时为大家推荐养生知识,展现二十四节气里的生命美学。跟着节气生活,更容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8月7日

农历闰六月十四

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节气

文山郑保骨伤科医院医生邀你一起养生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是“四立”之一,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8月7日或8日交节。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立秋则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转折。

立秋之后,天气由炎热转为寒凉,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立秋正是从养阳逐渐转为养阴的时刻。因此秋季养生,皆以“收”为原则。

立秋时节,暑热未尽,气温不会很快下降,很可能有短时间的气温升高,天气也逐渐由潮热转向干热,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早晚温差大,白天仍然炎热。因此,立秋后防暑降温要继续,不能有丝毫懈怠,应当心“秋老虎”,小心中暑。

1.饮食——防燥护阴

秋三月,肺气旺,肺属金,其味辛,金克木,木属肝,其味酸,故当秋之时,饮食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这就是说,秋季饮食要以“防燥护阴”为原则,多酸少辛。多食粳米、甘蔗、葡萄、莲藕、石榴、百合等食物来滋阴润燥,少食辣椒、葱、蒜等。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医医院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医生冯闪闪介绍,平常食欲差、咳嗽者可吃一些山药、白果、杏仁、茯苓等健脾益肺之品;气短易感者可选用太子参、黄芪等补气扶正之品;口干、干咳者可选麦冬、天冬、玉竹、大枣等甘润之品。

2.起居——早睡早起

民间盛行着“春困秋乏”的俗语,出伏之后是天气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阳气渐弱,人体内阴阳盛衰随之转换,经历了昼长夜短的盛夏,很多人都有睡眠不足的现象,所以此时应当及时调整作息,晚上11点左右就睡,天亮再起,逐渐地起晚一点,适当午休。

3.穿衣——适当加减

立秋时节,正值初秋,暑热尚未消散,此时不宜过多过早加衣服,以自身感觉不寒为准,以提高机体对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这正是“春捂秋冻”之意,让体温在秋时勿高,以利于收敛阳气。但是,早晚较凉,要注意增加衣服。当然,“秋冻”还要因人而异,老人、孩子抵抗力较弱,应及时增加衣物。

4.精神——心境宁静

秋季对应的是肺,五脏中肺属金、七情中“忧”也属金,四季中秋也属金,所以秋天容易使人产生悲伤的情感,耗伤肺气,即“悲则气消”。因此,在精神调养上也应顺应季节特点,以“收”为要,通过静心学习、读书、听音乐等方式,达到“心境宁静”的状态,减轻“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

5.运动——适当锻炼

秋天锻炼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因为在气温低的环境下,人体会出现血管收缩、肌肉伸展度降低等情况,神经系统对运动器官调控能力下降,极易造成肌肉、肌腱、韧带及关节的运动损伤。因此要适当减少运动强度,可以做拉筋舒展的运动,例如打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也可出门登山,欣赏美景。

6.防病——注重肺的滋润

中医学认为,秋季燥气当令,为秋季的“主气”,故称“秋燥”。燥邪容易伤津耗气,人们常感“口干、舌干、鼻干、大便干、皮肤干燥”等不适。五行之中,肺脏属金,旺于秋季。因此,秋季养生注重“养阴”,必以“养肺”为先。

(记者:唐雪娇 文字来源:人民日报 人民网 海报制作:向传帅 视频:文山郑保骨伤科医院)

图片

今日天气

8月6日,小到中雨,20~29℃,偏东风1-2级。

图片

(编辑:郭韦 美编:向传帅 二审: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