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文山之干·驻村工作队风采 (第47期) | 代林洲:双岗双责践初心,躬身实干促振兴
发布时间:2025-08-06 16:59:39
今天推出《代林洲:双岗双责践初心,躬身实干促振兴》。
在砚山县蚌峨乡的层峦叠嶂间,驻村干部代林洲肩负双重使命:既是统筹全乡驻村工作的“指挥员”,也是奋战在板榔村的一线“战斗员”。他以脚沾泥土的坚守、躬身实干的担当,在乡村振兴前沿扛起双重责任,用脚步丈量民情,一步一履察实情,一点一滴破难题,让山多地薄的村寨焕发新活力。
靶向施策抓驻村,破解“两张皮”。作为驻村工作乡镇队长,代林洲深知“一盘棋”的重要性。他实行“口头+书面”双轨汇报机制,组织5支驻村队每月在乡党政会上“晒成绩、找差距”,每季度深入各村检查在岗情况,今年开展2轮全覆盖检查,整改问题12个,推动驻村工作与村社事务“拧成一股绳”。
守牢教育“生命线”,护好“读书梦”。发挥教育系统优势,他把控辍保学作为底线任务,组建“六方联合劝返队”,今年劝返辍学学生6人,帮扶29名不稳定学生,实现动态清零。高考季,他主动联系县级部门争取贫困学子帮扶资金18万元,预计惠及58名优秀贫困生,让“走出大山”的梦想照进现实。
激活产业“源动力”,让山货出深山。以“云上蚌峨”强村公司为纽带,他带领团队深耕蜂蜜、土鸡蛋、面条、茶叶四大特色产业。规范蜂蜜采收提高本土蜜质,统一鸡蛋包装提升辨识度,打造砚山“龙多山”茶品牌。在砚山县非遗火把节展销会上,他带着村民直播试吃、现场推介,让“蚌峨味道”从田间地头走进城市餐桌。
建强支部“主心骨”,凝聚发展合力。针对板榔村党组织人才薄弱问题,代林洲广纳贤才,吸纳返乡青年、致富带头人入党,培育2名入党积极分子,选拔3名后备干部,通过“老党员传帮带”让新人快速成长。对20名外出流动党员,他用“网格化+信息化”管理实现“离乡不离党”,让党组织成为村民的“主心骨”。
织密防返贫“防护网”,守住民生底线。“脱贫成果要守牢,一户都不能掉队。”代林洲带领驻村工作队同村“两委”每周研判监测数据,对低保户、残疾人家庭重点走访。今年6月,科麻路村一户务工家庭房屋因雨垮塌,他提前对接争取纳入2026年危房改造补助对象;老寨村一名残疾人因重病产生返贫风险,他迅速纳入监测并落实临时救助,用“精准施策”筑牢民生防线。
啃下基建“硬骨头”,点亮乡村新貌。板榔村山高路陡,基础设施薄弱。代林洲配合乡党委跑部门、争项目,推动完成12.04公里村组道路硬化,让3个村小组彻底告别了“泥水路”;成功争取80万元资金用于科周路养殖区基础设施扩建,解决村民“养殖难”,为产业发展打通了关键堵点。向派出单位争取4.6万元修建牛粪堆积点,让村寨环境更整洁;添设10万元体育器材,让老人孩子有了休闲好去处。如今的板榔村,路通了、环境美了,村民的笑脸更甜了。
从统筹全乡驻村工作到深耕板榔村琐事,代林洲用“双肩”扛起责任,用“双脚”走遍村寨。在他的带动下,蚌峨乡农特产品初步打出品牌。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板榔村237户脱贫户和监测户全部稳定达标。
“欢迎大家来蚌峨,品蜂蜜、观茶园,看我们的新变化!”这是代林洲常挂在嘴边的话。话语里,是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更是一位驻村干部“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
在乡村振兴的路上,代林洲用实干诠释着“双重角色”的分量,让每一份付出都化为村寨发展的动力,让大山里的希望之花越开越艳。
(供稿:文山州委组织部、砚山县委组织部)
(编辑:刘红丹 美编:向传帅 二审:侯佑琴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