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文山州筑牢丰产“防护网”
发布时间:2025-08-08 15:21:38
无人机进行田间作业。冯彭 摄
夏秋之交,文山州的田野上呈现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
在广南县,30余名农技人员作为“田医生”,深入190个村(社区)的田间地头,对玉米粘虫、水稻稻飞虱等病虫害“把脉问诊”,用600余场次技术服务为粮食丰产筑牢“防护网”。
“玉米植株高,得申请无人机打药才能全覆盖……”在董堡乡董仕基村委会猫鼻梁村的玉米基地,农技人员蹲在田埂上,拨开卷曲的叶片,向围拢的农户讲解粘虫防治要点。近期,这里玉米田出现粘虫病害,技术人员现场制定统防统治方案,从药剂配比到施药时间逐项指导。村民马开友安心地说:“多亏技术员及时来,不然今年可能颗粒无收。现在虫情控制住了,丰收有盼头!”
董堡乡高级农艺师农桂何介绍,针对近期病虫害零星发生的情况,技术人员分片包村开展调查,通过现场指导、宣传防治,推动统防统治落地见效。从病虫害识别到器械操作,技术人员全程跟踪,确保农户听得懂、用得会,让“技术下田”贯穿粮食生产全过程。
在西畴县,稻浪翻滚的田间传来阵阵旋翼声。兴街镇龙坪村的稻田上空,两架植保无人机正循着预设航线穿梭,将雾化水肥均匀洒向稻穗。
“一架无人机一天能完成500亩施肥,抵得上70个人的工作量。”无人机飞手崔昆玉操控着设备,自豪地说。相较于传统人工施肥,无人机不受地形限制,搭载50公斤水肥即可起飞,通过精准设定参数,几十秒就能完成一亩地的作业,效率与均匀度大幅提升。
眼下正值水稻田间管理关键期,西畴县借力科技推进夏管工作。县农科局联合州级部门实施化肥减量化“三新”技术集成示范项目,邀请专业团队对新马街乡、兴街镇等区域的3000余亩水稻开展无人机叶面肥喷施。文山星瀚商贸科技有限公司团队负责人王健宇介绍:“4天即可完成全部作业,为水稻增产筑牢基础。”当地还培训123名农户掌握科学施肥技术,通过“科技+农技”为6.8万亩水稻护航。
(《云南日报》记者:黄鹏 通讯员:胡俊 冯彭)
(编辑:唐雪娇 美编:张振飞 二审:侯佑琴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