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康养文山:专家告诉你,疼痛该忍还是该治
发布时间:2025-08-26 10:23:59
8月25日下午,文山州人民医院疼痛科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陈文泽,走进州融媒体中心综合广播《康养文山》访谈节目的直播间,与大家探讨有关疼痛与康复的问题。
直播中,陈文泽首先介绍了自己工作的地方——疼痛科康复医学科,“简单说,我们科室的核心是‘解决疼痛’和‘恢复功能’。比如颈肩腰腿痛、关节痛这些慢性疼痛,还有手术后伤口痛、神经痛等,都属于我们的诊疗范围;而‘康复’则更侧重功能恢复,比如中风后手脚不能动、脊髓损伤后无法站立、骨折后关节活动受限等,我们会通过专业的训练和治疗,帮助患者尽可能恢复生活能力。”
在谈到很多人脖子痛的时候,会自己揉一揉或者找按摩店按一下,甚至有人会去做“扳脖子”的动作,这种做法对不对,陈文泽表示,脖子痛时适当轻柔按摩是可以的,但“扳脖子”风险很大,绝对不建议非专业人士做。“颈椎结构很特殊,里面有脊髓和神经,如果本身有颈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扳脖子’可能会加重神经压迫,甚至导致瘫痪。”
陈文泽还谈到了阴雨天气会膝盖痛以及经常低头看手机导致“落枕”的问题。
“阴雨天膝盖痛不一定是风湿,更多可能是‘骨关节炎’,也就是关节软骨磨损退变等引起的。关节软骨里没有血管,靠关节液滋养,阴雨天气压低、湿度大,关节液循环变慢,加上软骨磨损后骨头直接摩擦,就容易痛。缓解方法是注意保暖,减少负重,可以适当补充氨糖(软骨营养剂),但要在医生指导下吃。”陈文泽说。
“所谓的‘落枕’,大多是‘急性颈肌痉挛’,和长时间低头、睡姿不好有关。快速缓解的方法,一是‘冷敷’,刚痛的时候用毛巾裹冰袋敷10分钟,减轻肌肉水肿;二是‘缓慢活动’,坐着慢慢前后屈伸,左右转头,每次5分钟,让肌肉放松;三是‘按穴位’,按揉‘风池穴’(脖子后面发际线上的凹陷处)和‘合谷穴’(手背虎口处),每次按1分钟,有酸胀感就行。如果超过3天还没好,或者手麻、头晕,就要及时去医院,可能是颈椎病加重了。”陈文泽进一步解释。
在中医治疗中,医生往往会使用针灸来止痛,陈文泽表示,从中医讲,针灸是通过刺激穴位,疏通“经络”,让气血运行通畅,“通则不痛”;从西医讲,针灸能促进身体释放“内啡肽”(天然止痛药),还能抑制疼痛信号传到大脑,所以能止痛。
“中医缓解疼痛的方法很多,除了针灸推拿外,艾灸适合‘寒性疼痛’,比如受凉后腰痛、膝盖冷痛,通过艾草的温热作用驱寒止痛,常用的穴位有‘关元穴’(肚脐下3指)、‘肾俞穴’(腰部两侧)。拔罐则适合‘气滞血瘀型疼痛’,比如劳损引起的肩背痛、肌肉酸痛,通过负压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僵硬。但要注意的是,艾灸不适合阴虚火旺的人(比如容易上火、口干舌燥),而拔罐后4小时内不能洗澡,避免受凉。”在谈到中医缓解疼痛的方法时,陈文泽介绍。
那么,疼痛该忍还是该治?陈文泽解释,三种疼痛要及时就医,一是“突发剧烈疼痛”,比如突然腰痛得站不起来、膝盖痛得不能动,可能是骨折、椎间盘突出急性发作,拖延可能加重损伤;二是“伴随其他症状的疼痛”,比如腰痛同时发烧(可能是肾盂肾炎)、关节痛同时红肿发热(可能是感染)、胸痛放射到后背(可能是心脏问题),这些疼痛背后可能有严重疾病;三是“慢性疼痛”,持续超过3个月,影响睡眠、吃饭甚至情绪,说明身体在“报警”。
陈文泽还谈到了中风后康复的问题。“中风后康复越早开始越好,一般在病情稳定(比如血压、心率正常,没有再出血或梗死)后24小时内就可以开始。有研究显示,中风后3个月是康复黄金期,6个月内效果都比较好,超过1年恢复速度会变慢。”
节目最后,陈文泽建议中老年人锻炼要遵循“温和、低冲击”原则,他推荐快走、游泳和打太极拳或八段锦,还有“坐位抬腿”(坐在椅子上,双腿轮流抬高至水平,各5次),可锻炼腿部肌肉,预防肌肉萎缩。
(记者:廖志文)
(编辑:郭韦 美编:冯鹤 二审:刘虹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