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孙红:让平凡教师成为照亮学生生命的星辰

发布时间:2025-08-29 16:31:36  

晨光熹微,实验小学的校园里总有一个身影比朝阳更早抵达。她提着装满教案的布袋穿过走廊,脚步声里带着轻快的韵律;她站在教室门口迎接学生,眼角细纹里盛满的笑意,让每个孩子都觉得自己是被等待的星辰。这是孙红老师,三十年如一日,用信心的力量将平凡岁月酿成教育诗篇。她的故事里没有跌宕起伏的传奇,却藏着让生命焕发光彩的魔法。

萤火微光:用信心叩开紧闭的心门

教育最动人的奇迹,往往始于最微小的善意。当新生李明攥着书包带在教室门口哭得喘不过气时,孙红老师没有用“别哭了”的命令,而是蹲下身来拉着他的小手,带他在校园里漫步,笑着给他讲故事,给他一颗包着彩纸的水果糖:“这颗糖里住着会魔法的精灵,等你不哭了,它就会变出彩虹。”孩子破涕为笑的瞬间,她知道,信任的种子已经穿透恐惧的土壤。

多年后,李明这样回忆:“她如同太阳一般,照得我暖洋洋的。我开心地跑向操场,当我回头,发现老师还站在原地,笑眯眯地看着我,阳光照在她身上,远远看去,老师站在亮闪闪的光晕里,好看极了。”

面对那个父亲早逝的邹阳,孙红老师每周都会在他的作业本里夹一张手绘卡片:有时是简笔画的小太阳,有时是好看的花朵,也有漂亮的鼓励语:“今天的字像小蚂蚁排排队,真整齐”。当其他孩子讨论新玩具时,她悄悄往邹阳的书包里塞进一套水彩笔,附上便签:“用这些颜色,画出你心里的春天。”邹阳喜欢和同学打羽毛球,孙红老师就会给他准备羽毛球拍;为使邹阳有一个好身体,孙红老师每年都会换着给他准备排球、篮球、乒乓球拍,课间陪着他练一练,这些细碎的温暖,像春夜的萤火,虽不耀眼,却足以照亮黑暗中的路。

如今,邹阳已是大学生。他在给孙老师的信中说:“您让我知道,就算没有完整的家,也能用知识给自己建一个世界。感谢老师小学时给我打的底色——那是‘希望’的颜色。未来,我想当老师。”

而班上那个被称作“来自星星的孩子”——患有孤独症的小江,更是孙老师倾注心血的特别存在。小江从不主动与人交流,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经常会突然发出尖叫或拍打桌子。其他孩子对他既好奇又害怕,家长们也曾委婉提出“他会影响班级,是否需要特殊安排”质疑。但孙老师坚定地摇摇头:“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存在,他是一颗特别的星星,需要我们用心去看见。”

她为小江制定了专属的“星星计划”:每天早读时,她会轻轻坐在小江身边,和他一起指认课本上的汉字;课间操时,她牵着小江的手,陪他“一二、一二”喊着口令努力跟班级走完队列;春游时,她会带小江最爱吃的巧克力;在小江妈妈下乡工作的一年时间里,孙老师会抽空到小江家和孩子外婆一道教小江一笔一画写字,做简单家务。渐渐地,小江开始允许孙老师触碰他的手,会在她讲故事时安静地听上五分钟,甚至有一次,当孙老师去背受伤的同学时,他竟然跑上去搀扶——那是他第一次对他人情绪产生反应。

“您看,小江今天主动把画好的卡片贴在了黑板上!”某天放学,班长兴奋地跑来告诉孙老师。那颗卡片上歪歪扭扭地写着“孙老师,我爱您”。孙老师把卡片贴在胸口,激动得泪湿了眼眶。她知道,这不是普通的卡片,而是一个封闭的心灵向世界伸出的第一根触角。

教育孩子,孙红老师从不懈怠。她的信心,源于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真正的关怀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而是蹲下身来,看见每个孩子眼里的星光,并相信那星光终将汇聚成银河。

春笋破土:以专业信念重塑课堂生态

她的学生说她知识渊博,为人正直,上课也认真而风趣。老校区的梧桐树下,常能看到孙红老师捧着教案与青年教师讨论的身影,谦虚好学是她可贵的品质。她总说:“课堂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学生与知识的共舞。”当她首次尝试“多元体验式”教学时,曾因学生过于活跃而手忙脚乱:辩论赛变成“抢话大赛”,角色扮演演成“无厘头喜剧”。但第二天,她依然带着调整后的方案走进教室,在黑板上写下“失败是成功的草稿纸”。如今,她的课堂上,孩子们可以用戏剧表演理解古诗文,用辩论赛探讨“该不该说谎”,那些曾经羞涩的面孔,在自信的表达中焕发光彩。

她的办公桌上摆着两本“秘密武器”:一本记录教学反思,学生个体差异分析,字迹工整如印刷体;一本写满待读的书目,收集学生金句,“老师,时间是不是像泡泡一样会破?”的童言让她笑出眼泪;从《教育心理学》到《自闭症儿童教育指南》,书页间夹着干枯的玉兰花。同事笑她“太较真”,她却说:“教育是慢的艺术,但教师的成长不能慢。”这种对专业的敬畏与执着,让她的课堂始终充满生命力。她认为“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新老教师之间也需要互相学习,教育学生要毫无保留,也让她成为青年教师心中“行走的教科书”。

静水深流:用柔韧智慧托举生命成长

班级管理中的智慧,往往藏在“不刻意”的细节里。孙红老师独创的“岗位认领制”让每个孩子都找到存在感:性格内向的小雨成了“绿植管理员”,每天给班级的吊兰浇水时都会哼唱自编的小曲;调皮的小强主动承包了“黑板清洁员”,把粉笔槽擦得锃亮后总要在全班面前“邀功”,“水电管理员”不会让同学浪费一滴水一度电,“课桌管理员”会修课桌和椅子。当有人质疑“这样会不会太麻烦”时,她笑着回答:“麻绳最结实的地方,往往在它最柔软的弯折处。”

为了让小江更好地融入集体,孙红老师设计了“星星伙伴计划”。她悄悄对班干部说:“小江就像一颗需要慢慢旋转才能发光的星星,我们能不能做他的轨道?”孩子们纷纷响应:有的主动教小江叠纸飞机,有的陪他玩拼图,还有的在他尖叫时轻轻握住他的手,有的在他砸墨水瓶时主动擦干净地板,只要他离开集体,随时会有同学带他回来。渐渐地,小江的身边开始有了固定的“星星伙伴”,他的画作里也出现了更多的色彩。

四年级的学生这样写孙红老师:一双带着笑意的眼睛让人一见就觉得亲切可靠。别小看这双会笑的眼睛,这可是让我们又爱又怕的“火眼金睛”,能发现每个同学的“小心思”,也能看到我们“芝麻大”的优点。她,就是我们发自内心喜爱着的孙老师。

晨光永恒:在岁月长河中守望教育初心

三十多年教学生涯,孙红老师始终保持着两个“仪式”:每天提前半小时到校迎接学生,和学生一起锻炼,风雨无阻;每学期让学生给“心语屋”写悄悄话,那些皱巴巴的纸条上,“您笑起来像妈妈”“您说的故事特别好听”的稚嫩笔迹,是她最珍贵的勋章。

她曾三次放弃改行的机会,她说面对孩子的眼睛,她心灵会得到净化,教师的工作很纯粹,她愿意守护这份纯粹。那个装满教案的布袋边角早已磨得发白,却依然被她小心地护在臂弯里。每当有新教师问她“教育最珍贵的品质是什么”,她总会轻轻回答:“是对这份工作的热爱,是对交到你手里的孩子‘放不下’,是想让学生走得更远更好,是信心。对每个孩子的信心,对教育的信心,还有……对自己的信心。这个过程漫长而辛苦,但也会带来岁月的回甘。”

教室里,那幅向日葵画作依旧挂在后墙,金黄的花瓣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画中的老师依然站在开满向日葵的田野边,身边围着一群蹦跳的孩子,他们笑得很甜。那张心形的卡纸被裱在画框的角落,歪歪扭扭的字迹“孙老师,我爱您”在阳光下清晰可见。

而孙老师,依然是一名平凡的老师,她的脚步依然轻快,眼角的细纹里依然盛满笑意。在她心里,教育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旅程,而她,永远是那个提着布袋、揣着糖果、守候在晨光里的引路人。

孙红老师的故事,像一株在校园角落默默生长的紫藤:没有牡丹的华贵,却以攀援的姿态为走廊撑起一片阴凉;没有松柏的挺拔,却以柔韧的藤蔓诠释着生命的韧性。在这个快速变迁的时代,她用信心的力量证明:真正的教育,从不需要喧嚣的口号,只需要在每一个晨昏交替中,把爱与责任化作具体的行动——一颗糖的魔法,一张卡片的温度,一次用心的陪伴,还有对“来自星星的孩子”永不放弃的守候。这些看似微小的瞬间,终将汇聚成照亮生命的星河,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属于自己的季节里,绽放出最灿烂的光彩。

(通讯员:姜金岑)

(编辑:郭韦 美编:冯鹤 二审:刘虹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