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旅居文山:共赴“山水与烟火”之约 | 旅居云南 好在文山

发布时间:2025-08-29 17:28:05  

赏石斛花、喝石斛酒、品石斛宴,暑假期间,广南县六郎城村人潮涌动,游客如织,一株仙草让曾经籍籍无名的小山村变成了人间“仙境”;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盛夏的普者黑,万亩野生荷花在喀斯特湖泊群间肆意盛放,慕名而来的游客在“新村民”经营的特色民居里品茗、赏花,感受慢生活带来的惬意;

好山好水出好药,传承300多年的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郑氏黄帝九针医术,已成为文山州又一张康养旅居名片,每年有不少外省人慕名而来;砚山县康养中心推出的节气餐、月子餐、减脂餐等健康食疗餐同样深受旅居游客青睐……

在文山,一种新的康养旅居方式正成为时尚,一批批游客慕名而来,共赴“山水与烟火”之约。

“旅居+服务”提升体验感

“游客反映没有住的地方,我们就修建半山酒店和森林度假屋,反映老人爬山困难,我们就增加森林小滑车,一切以游客的需求为主。”云南凌垭旅游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艺畅透露,六郎城仙草秘境景区游客越来越多、好品如潮的秘诀就是公司一切以游客的需求为中心,认真听取、采纳游客的合理建议,因此,景区每天都有新变化,大家的体验感也越来越好。

近年来,文山州将旅居建设列为重点工作,坚持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先后出台《文山州加快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文山州旅游人才队伍建设10条措施》等政策,组建旅游产业高端智库、引育旅游产业导师,实施“旅游服务创优星火计划”,强化人才保障,夯实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今年5月,文山州召开“旅居云南·好在文山”现场推进会,聚焦八大旅居业态,全力打造“旅居云南·好在文山”品牌。8月,文山州委召开普者黑景区和坝美景区提升改造工作专题会议,认真分析景区发展的短板弱项,着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聚力打造“三七之乡·康养文山”旅居品牌,具象化诠释“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旅居+体育”提升吸引力

拳王争霸赛、半程马拉松赛、国家级自行车赛、中国·越南少数民族体育交流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级、国际级赛事在文山举行,血脉偾张与山水诗意中,“好在文山”在运动员的心中留下印记。

文山州充分结合地区特色承办各类体育赛事,吸引各地群众参与,不断丰富旅居内容。据统计,2024年以来,全州共举办体育赛事活动300余场,策划“跟着赛事去旅行”的精品线路及优惠活动,“旅居+体育”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动能。例如,丘北县拓展“赛事引流”新路径,成功举办“亚洲金腰带卫冕战|2025中国普者黑·强拳之战拳王争霸赛”,以高水平赛事聚焦目光,目前正积极筹办2025年中国桨板公开赛暨全国桨板U系列赛(普者黑站)、普者黑半程马拉松赛等,持续丰富“体育+旅游”场景,通过高质量运营节庆赛事,以“活动热度”引爆“游客流量”,实现“引流增收”的良性循环。西畴县连续三年举办多场国家级自行车赛事,如中国山地自行车联赛、中国公路自行车职业联赛总决赛等,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运动员和观众,成为体育界和文旅界的焦点,推动体育、文化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步带动住宿、餐饮、文创作品消费,促进群众增收致富。连续两年在麻栗坡、马关县举行中国(云南)·越南(河江)少数民族体育交流赛、跨境骑行活动,在马关县举办2025年云南省边境幸福村体育嘉年华暨边境县(市)三人篮球赛,让体育与旅游双向赋能,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旅居+康养”走出新路子

“这里的康养氛围非常浓厚。在身心得到充分放松和滋养的同时,也感受和了解到了中医文化。”砚山康养中心提供的全方位康养服务让游客张宝良赞不绝口。

“奔着健康来的。”今年端午假期,来自福建的王芳女士带着一家老小来到文山,为的就是体验传承300多年的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郑氏黄帝九针医术。

文山州依托三七、石斛等药材及民族医药资源,拓展“旅居+康养”新路径,发展中医药观光体验旅游,着力打造“三七之乡 健康文山”康养旅居新品牌。紧密围绕“医、康、养、健,食、宿、游、购”八个维度协同发展的“1+1+8”中医旅居“文山模式”,有效促进了内外互动、要素流动与多元联动,为康养旅居提供了创新范本。马关县龙树脚村通过盘活闲置房屋改造民宿,结合壮医、苗医康养项目,打造“医养+旅居”新模式。砚山县康养中心将中医养生与旅居服务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开设了全国中医系统首家“健康生活方式医学中心”和国内规模最大的“治未病中心”,配备专业化的“养生、康复、食疗、养护”团队,为追求健康生活的人们提供全方位康养服务。

“旅居+节庆”搭建“三交”平台

文山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旅居+节庆”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平台,推动民族文化和旅游融合,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丘北县深化打造“普者黑花脸节”核心IP,以“常态化节庆”为引擎,定期推出“天天月月”系列民俗活动,集中展现丘北独特风情,成功举办花山节、太平节、三月三、荷花节、花脸节等特色活动,形成“月月有精彩”的节庆矩阵,巧借“花脸节”IP势能,邀请媒体、达人参与开幕式,沉浸式体验山水风光,以“体验式传播”实现内容二次扩散,有效拓宽丘北文旅受众覆盖面。节庆赛事,引燃游客热情。

广南县者太乡举办“旅居广南·菌享者太”菌文化节,“以菌为媒”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民族舞蹈《鼓响丰年·糯香舞韵》等节目充分展示民族文化魅力,吸引众多游客和当地居民共赴这场菌香与民族文化交融的盛会。

马关县马洒村深挖“锦壮红饭节”“三月三”等民族文化IP,推出非遗手工艺体验、民族服饰旅拍等业态,今年1月至6月,累计接待游客169.8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5亿元,突出“清凉经济”与“文旅融合”双重爆发力。

“旅居+非遗”提升文化内涵

州文化和旅游局主办以“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为主题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整场非遗文艺表演展示了文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为各族群众献上一场精彩纷呈的民族文化盛宴。州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先后三批认定州级非遗工坊44家,为非遗活态传承与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丘北县“多彩民族情·普者黑非遗之旅”,将仙人洞彝族火把节和舍得芦笙舞相结合,创新性传承非遗。

富宁县“坡芽情歌·富宁非遗探索之旅”设置了情歌对唱体验点,推出“非遗剧本杀”,让游客在解谜闯关的过程中沉浸式学习81个古老图画符号的深意。

广南县实景演出《遇见坝美·梦回桃花源》将壮族织锦技艺巧妙地编进故事中,让游客在观看表演的同时实现“扫码购物”,将非遗传承转化为经济价值,有效激发非遗市场活力。

近年来,文山州通过“旅居+非遗”系列活动推动非遗传承保护,不断丰富旅游内涵,促进经济发展,提升游客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满足多样化旅游需求。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来到文山,寻找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选择更为健康和悠闲的生活方式。而文山,也正以它的包容和美好,将异乡变成归处,让每一个来这里的人都放慢脚步或驻足停留,共赴一场“山水与烟火”的浪漫之约。

(记者:龚莉)

(编辑:郭韦 美编:冯鹤 二审:刘虹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