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文明文山丨《云南日报》刊发文山州:和美乡村新生活

发布时间:2023-10-25 11:06:18  

10月25日

《云南日报》“奋进文山”专版连拼版

从聚焦、亮点等角度

全景呈现文山州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绿美建设新气象新风尚

详情如下:

全省城乡绿化美化工作全面启动以来,文山市将绿美建设融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将绿美文山建设同产业发展一起抓,一个个宜居宜业、村美民富的绿美乡村串珠成线。

进入秋日,又是一年柿子红,文山市平坝镇沙老寨村里,红艳艳的柿子与黄墙黛瓦的民居相映成趣,共同绘成沙老寨独有的秋色。

这座深藏于大山之中的小山村,如今已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柿子村。

沙老寨的“流量密码”在于塑造柿子这个大IP。2021年,经过多方考察调研,沙老寨依托1000余亩柿子种植基地,以柿子为特色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农文旅融合发展。从建设柿子基地观景台、文化广场、文化走廊、柿子造型公厕,到打造“小柿的家”和柿子文化墙,沙老寨走出了发展的第一步。

去年,文山州、市文联在沙老寨携手打造柿子文化墙600平方米,成为沙老寨的特色景点。艺术家们提炼当地特色农业资源的符号入画,共创作完成了30余幅(组)美术、书法作品,进一步扩大了沙老寨村柿子文化品牌的社会影响力。

在此基础上,村子配套建设了田园观光区、湿地公园、600米木质栈道、200米油菜花(万寿菊)观光点、露营基地、农耕馆、龙潭公园、采摘园、彩虹休闲步道等景观,不断丰富旅游业态。

红灯笼般的柿子,照亮了沙老寨村红红火火的新生活。“村子建设好之后,群众的卫生意识提高了,我们村每周都会组织群众开展卫生大扫除,维护好村子的环境。”平坝镇平坝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罗文良说,维护好村容村貌,发展好乡村旅游,成为沙老寨村民共同的目标。

乡村要振兴,既要外修“颜值”,更要内练“气质”,同为省级绿美乡村的他披村深谙此道。

在文山市坝心彝族乡他披村,随处可见可闻“梨”元素,整个村庄被千亩梨园环绕。“要是在春天来,满山梨花盛开,来赏花游玩的人特别多。”说起村子的美,坝心乡他披村大寨村小组组长张建达满脸骄傲。

他披梨是坝心彝族乡一张亮丽的名片。2010年他披梨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村一品”名录。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思路,他披村采取“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他披梨链条式产业,种植面积达5000余亩。随着产业不断壮大,他披村开发出梨膏、梨糖、梨面条等多种绿色农特产品,助农增收100余万元。

如今,他披村不仅实现了产好梨的目标,还努力讲好梨故事,做好梨文章。依托千亩生态梨园,他披村以绿美乡村建设为实施重点,围绕“他披梨”品牌,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动员村民主动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家家户户就地取材,用当地的鹅卵石砌成小花坛,打造小花园、小菜园。

以“梨”为元素,在全村打造小景观14个,新植冬樱花、三角梅等绿化美化植物1500余株,村委会所在地大寨村小组的议事亭、“他他”“披披”吉祥物、孔融让梨、梨花小院、幸福巷等景点已成为坝心有名的“打卡点”,当地初步形成了春赏梨花、秋摘梨果、冬补梨膏的梨主题旅游体验项目。

2023年,他披梨花开放季和采摘季共吸引游客6000余人次,带动发展庭院经济40余户,他披梨销量同比增长21.8%,带动群众增收。

(云南日报见习记者:王世涵)

(编辑:董飞 排版:李法楠 责编:郭韦 终审:资云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