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文明文山 | 麻栗坡县龙路村:弘扬“德孝”文化 树移风易俗新风
发布时间:2023-10-27 16:38:59
乡村振兴,文明乡风是保障,移风易俗是关键。今年以来,麻栗坡县铁厂乡龙路村把移风易俗工作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主抓手,以“德孝”文化浸润人心,群众的精神面貌和乡风、民风、家风持续向善向好。
铁厂乡龙路行政村,孝的观念源远流长。龙路老寨村杨光宗家境贫寒,杨光宗自幼被亲生母亲抛弃,由继母王氏抚养成人,继母王氏抚养杨光宗如亲生一般关怀备至,杨光宗对待继母也像自己的母亲一样恭敬有加,一家人相依为命、心平气和。继母王氏去世时,杨光宗为其送终,深感继母未生而养之情,只觉百世难还,异常悲痛。后为回报父母的生身之恩,杨光宗多方寻找亲生母亲的消息,民国29年,一个马关商人告诉他,他的亲生母亲还活着,于是他跋山涉水、风尘仆仆,前去把母亲接回来礼敬奉养。
杨光宗的孝悌事迹在龙路村广为流传,群众自发为其立下纪念碑,龙路孝道精神自此延续,孝风盛行。
近年来,铁厂乡龙路村委会依托杨君光宗孝道纪念碑历史底蕴,提炼总结出了“孝”文化作为“村魂”,让孝德文化成为打造绿美乡村的新引擎,一幅“文化兴、生态美、乡风好、群众富”的美丽画卷在龙路行政村徐徐展开。
以“孝”赋能绘就新画卷。在“孝文化”的浸润之下,龙路村“绿美村庄”建设得到群众积极响应和支持,群众自发化身清洁员、画手、石匠、木匠、手工人,利用本地石头搭花台,山中竹子围栅栏,林中杉木作景观,丛中花草作点缀,在庭院内、村道旁栽种本地花草树木,为绿美建设添砖加瓦,共同探索出一条符合龙路村实际情况的绿美建设之路,建成绿美达标示范村2个、绿美标杆村1个,评比挂牌绿美庭院60余户,村内村外尽显生态绿色。
以“孝”变革打造新产业。龙路村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引进农业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发展林下生态养鸡300余亩,预计年出栏量达10万只。引导村民以家庭为阵地、以绿美庭院为载体,打造绿色特色生态产业。段华波、侯盛才、张国军等一些党员干部、种养殖能手、致富带头人为归家尽孝,回乡积极探索发展以兰花、罗汉松、海南黄花梨育苗和土蜂养殖、腊肉制作等为主的“庭院经济”,全村腊肉年产量10万余斤,产值400万余元,种植金银花、石斛、苦参、草果等特色中药材产业1000余亩,发展特色水果黑老虎、八月瓜30余亩。
以“孝”易俗展现新风尚。龙路村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利用村组微信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线上线下阵地,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巧借“孝”魂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和“百善孝为先”、消除老年“门卫”“最美孝道家庭”评选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以孝来睦族睦邻的基层治理效能,将“孝”文化纳入“村规民约”,有效遏制红白事大操大办、奢侈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习气,引导农村群众自觉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帮助群众甩去“人情枷锁”,破除陈规陋习、传播文明理念、涵育文明乡风。
(来源:文山州精神文明办公室)
(编辑:唐雪娇 排版:张振飞 责编:刘虹 终审: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