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文明创建 | 砚山县:高标准创建健康县城
发布时间:2023-11-24 16:48:48
自创建云南省健康县城工作启动以来,砚山县“将健康融入所有工作、融入所有领域”,全方位发动、精细化管理、高标准推动工作落细落实。
砚山县中医院利用政策支持,投入大量资金实施医养结合服务,建设康养院、养生院、食疗苑、动疗苑。推行中医养生治疗、养生保健,宣传康复知识、康复理念。探索建立“食疗养生”“动疗养生”“情志养生”“睡眠养生”等中医药特色养老模式。
砚山县中医医院宣传科主任刘加柳介绍说:“中医的精髓就是‘治未病’,也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其中食疗苑主要结合人类九种体质分类,进行个性化的饮食调理;康养苑是由专业化的医疗、护理人员提供中医养生保健、专业护理服务;养生苑则秉承“未病先防、未老先养”的中医养生理念,从饮食、运动、情志、睡眠等方面对中老年人进行个性化健康指导,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除此之外,医院全力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创建了“五大中心”和“中医标准+西医标准”双标准学科建设。其中胸痛、创伤、心衰、房颤中心以及PCCM科已通过验收。购买了冲击波治疗仪、经颅磁治疗仪、高压氧舱等31类68种康复设备,开展运动疗法、作业治疗、关节松动术、拉伸疗法、感统治疗、脑瘫康复训练、认知训练、吞咽障碍治疗、言语障碍治疗、视力康复训练、听力康复训练等康复服务。
砚山县中医医院康复医学科临床主任医师杨丽仙说,这些都是医院尖端设备,比如高压氧舱在神经系统疾病这块,可以改善大脑供血,保护或促进脑功能恢复,对中风、脑卒中、高血压性脑出血等疾病治疗效果非常好。
目前,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康养中心建成后,将吸纳全国各地中医名家组建专业化的“养生、康复、食疗、养护”团队,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提供专业化养老养生、儿童早教养生、产后康复服务等,将康养中心打造成为全国专业化的康养胜地.
砚山县民族中学研究制定了健康教育方案,除了开设系列健康课堂、建设健康加油站,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站、宣传橱窗、黑板报、手抄报、展板等形式宣传健康常识、生活方式之外,学校将依仁楼五楼改造为心理健康教育基地,设置了各种功能室。其中,心理辅导区配置静音挂钟、书架、心理图书等器材,用于心理辅导。生涯规划区利用沙盘游戏,帮助学生修复心理创伤、走出心理阴影、向人生目标迈进。心情放松区采用专业音乐放松器材,帮助学生减压放松、情绪调节。情绪宣泄区配置宣泄仿真人、击打仪、呐喊仪等专业器材,让学生正确发泄自身不良情绪。
砚山县民族中学副校长马启彪介绍说,每一个功能室都配置了各种特殊设备,学校还培养了一批专业老师进行辅导。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巧,依托专业辅助设备,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心理调控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多种资源去克服成长的障碍,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与此同时,学校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认真做好传染病、流行病及季节性多发病的预防工作。积极开展预防近视眼、龋齿等相关知识教育。引导学生自愿参加“甲肝”“乙肝”“水痘”“麻疹”等疫苗接种;增加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培养师生的运动兴趣,提高身体素质。
马启彪说,通过开展的系列健康活动,进一步减少或消除各种不利于健康的因素。让学生知晓一些健康知识、树立健康信念、养成健康行为。
结合创建云南省健康县城,除了各单位围绕健康环境、健康服务、健康生活等方面积极努力之外,砚山县还全力实施“七个专项”行动:
一、坚持增加城市绿量,扎实推进“绿城市”行动。高标准实施城市公园、出入口补植补种提升绿化率,提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建设垃圾中转站;
二、坚持生态保护底线,全面落实“治污染”行动。严格落实空气质量管控、县域内噪声治理、黑臭水体治理。严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强医疗废物管理;
三、坚持环境治理为主,全面开展“除四害”行动。积极开展病媒生物监测、加强治理病媒孳生地、完善病媒防治设施;
四、坚持把牢食品安全关,持续开展“食安心”行动。全面落实餐饮行业监管责任、提升餐饮服务质量、推进健康餐厅创建活动;
五、坚持体育设施全覆盖,全面普及“勤锻炼”行动。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强化群众健身组织建设、增强学生健身意识;
六、坚持慢病综合防控,持续巩固“管慢病”行动。多渠道宣传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识、提升慢性病诊治服务能力、加强慢性病随访管理服务;
七、坚持推动家庭环境建设,全面推广“家健康”行动。全力提升家庭健康水平、引导家庭践行健康生活方式。
通过“七个专项”行动,进一步完善健康基础设施,提高群众健康意识,为创建云南省健康县城打牢坚实基础。
(记者:罗佳贵)
(编辑:冯鹤 排版:冯明兰 责编:郭韦 终审: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