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文明文山 | 文山市:铆足干劲 冲刺创文
发布时间:2024-04-12 17:01:11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赋予城市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今年,文山市擂响了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的“战鼓”,全市各级各部门凝聚合力、铆足干劲、各项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作为创文成员单位之一,文山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以创文迎检工作为抓手,在聚焦秩序乱点、民生热点、交通堵点、违法重点及群众意识盲点上下足了功夫。连日来,记者在文山城区各大交通路口看到,对文明出行的群众,交警就送上交警小熊作为鼓励,对违反交通规则的群众,交警则进行处罚。
文山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副大队长陈代久说,近年来,为提升广大交通参与者的文明素质,大队针对机动车礼让斑马线、电动车戴安全头盔等行为开展了一系列线下线上送交警小熊的活动,以此来鼓励更多群众主动礼让行人、文明出行。相反,对酒驾、闯红灯、不按照规定车道行驶、乱停乱放等不文明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整治,引导交通参与者向文明而行。通过奖罚并行,效果比较明显,各项违法行为持续下降。
交警大队除了想尽办法提升文明交通程度以外,各种设备投入、巡查、路面排查、乱停乱放整治、重点区域管控、科学提升道路通行能力等工作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先后补充安装了一些临时信号灯、隔离护栏、两轮车待行灯、掉头灯、施划标线等设施设备。
在凤凰路美年大健康等五个十字路口,增加了行人二次过街设施。宽阔的道路行人在一次绿灯时间内很可能无法通过,尤其是行动迟缓的老人和儿童。二次过街设施可以让群众在第一次绿灯亮时走到路中央的安全岛,等第二次绿灯亮起,再从安全岛走到马路对面。在开化中路兴隆街路口,对人行道路口进行了改造,增设了两轮、三轮车掉头车道,避免了人车冲突,保障了行人的通行安全。这些改造,不仅提高了车辆通行率,而且文明出行在这里得到进一步体现。
陈代久介绍说,大队成立了信号优化实验室,专门负责测控车流、人流,然后综合考虑各路口区位特点、交通流量、通行秩序等因素,采取“一路一策”“一口一策”统筹兼顾来优化交通组织。在部分有条件的路口施划了二轮车待行区、两轮车掉头道,增设了两轮车待行信号灯、掉头灯等,避免了两轮车对右转车道通行车辆的干扰,也避免了两轮车跟行人抢道,还规避了不文明的现象。
提升文明,宣传依然是交警大队的重心。大队组织民警深入辖区商户、企事业单位、客货运企业、学校走访宣传,路面执勤民警向交通参与者开展面对面宣传;利用事故处理、车管大厅、违法处理办等窗口阵地,通过张贴交通安全宣传挂图、展出宣传展板等方式,积极宣传创文常识和交通安全常识;通过新媒体公众号平台征集驾驶员行车记录仪记录下的礼让行人“温暖瞬间”视频投稿活动,对礼让行人驾驶员发放“交警小熊”;利用交警大队公众号、微博等推送创文知识。
近日,记者在文山市第二中学看到,文山市公安局党委委员、交警大队长罗锡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同学们交流、互动,教育同学们重视交通安全,养成文明交通良好习惯,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将创文常识和交通安全常识送进千家万户。
罗锡勇说,大队结合“普法强基补短板”,所有民警都必须到学校去上课,今年到现在先后到16所学校、223个班级上课,受教育人数大约12000人,扩大了创文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
在创文工作中,文山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牵涉的内容点多、面广,但通过精心布局,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中。
东风路作为文山城的商业中心,执法局进行了工作调整,每天下午5点至7点在多个点位安排人员值守,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对车辆和两轮车乱停乱放及时制止。
“现在除了骑共享车辆的少数人不按规定区域停放外,市民乱丢果皮、纸屑、车辆不规范停放等现象越来越少。遛狗不拴绳的现象已经很少了,大家的自觉性、文明程度有了很多大提升。”文山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李兴明说。
沿着东风路一路走一路看,曾经的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的现象已不存在。在光大广场前的街面上,各类鲜花摊整齐、有序,偶尔有市民驻足购买,鲜花一条街成为了东风路一道靓丽的风景。
“我们采取定人定岗对主次干道、商业大街、交通路口、商场超市、公园广场、景区、夜市经营场所、建筑工地、交通场站9种类型45个点位严防死守。今年以来劝导制止公共场所不文明行为4412起,劳动教育20起,宣传教育4824起,行政处罚69起;劝导制止不文明养犬377起,清理小广告2330起,还整治了乱停乱放机动车,依法锁车。从这几个月来看,市民们的文明现象得到逐步提升。”文山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创建办主任陈金城介绍说。
市民韦阿姨说,以前大家都乱摆乱放,有时路都没法走。现在道路通畅了,街面也整洁了。
陈金城介绍,这里设置的便民服务点,规范了原来占道、流动经营的鲜花摊贩,现在群众安心经营,自觉维护秩序、爱护环境卫生,与城市管理部门共同维护良好的环境。
据了解,2023年以来,文山市共打造示范夜市街区9个,规范流动摊点经营管理560个;打造便民服务点18个,能容纳180个流动摊贩。另外,执法局建立“门前四包”微信联络群96个,入群商户10400余户,在群内推送《文山市民文明手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共建幸福美好家园》《文明养犬倡议书》等宣传手册,将创文工作以群众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定期转发群内,有效推进门前四包责任制的落实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参与。
与此同时,执法局机关实行24小时在岗值班,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城市管理服务问题实行总调度,形成机关、中心、执法队相互衔接、相互配合的联动机制,以更严更实更细的举措精细化做好城市管理服务工作,推动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结合创文工作,我们还对标对表开展基础设施补短板工作。今年累计修补道路面坑塘90处,人行道上施划两轮停车位约240米;绿化带安装隔离栏275米;更换路牌灯箱公益广告580块;修复破损路牌灯箱上的路名牌452块;督促修复公交车站台破损橱窗玻璃10块;开展城区绿地补植补种6.6万平方米,为创文工作添砖加瓦。” 陈金城介绍说。
据了解,结合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文山市认真践行“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的总体思路,设立创文问题反映专线、建立文明城市创建“点长群”、“视频监控点长群”,通过市民代表观评、“随手拍”等方式,引导市民积极参与到城市建设中,一起“找问题”,为城市发展助力。持续修复缘石坡道、零星路面破损、窨井盖破损、树池补植补绿等基础设施短板,抓好小区治理和车辆乱停乱放、公园广场、农贸市场、占道经营、流动摊贩、夜市、不文明养犬、行人乱穿马路翻越护栏、车辆不礼让行人和闯红灯等不文明行为整治。八万余名志愿者传递文明新风,新时代文明实践、“绿美文山先锋行”等活动广泛开展,“永通大妈银发志愿者”“攀枝花兵哥哥志愿队”等一批代表引领广大市民走向文明,乱扔垃圾、乱穿马路、乱闯红灯等不文明行为大幅减少,扮靓了城市的“里子”,一些城中村、背街小巷成为网红打卡点,热爱文山、赞美文山的声音越来越多。
(记者:罗佳贵)
(编辑:郭韦 排版:张振飞 责编:侯佑琴 终审: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