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主动想、扎实干、看效果】文山州:拆除“遮丑墙” 搭起“连心桥”

发布时间:2024-08-02 15:49:32  

文网讯 近年来,文山州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以拆挡板为“小切口”,精心打造各具特色、精致亮丽的城市小微公共空间,城市面貌从“在好”向着“好在”转变。全州八县(市)全部达到国家创卫标准,全国地级市创卫群众满意度测评文山州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一。

构建“微空间”,融入基层治理

文山市新平街道里布嘎社区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原来这里道路狭窄、垃圾成堆,晴天一脸灰、雨天一身泥。为改变这一现状,里布嘎社区从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整治入手,通过裸墙整治、墙体绘画、见缝插绿、拆墙见绿等方式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一个“清秀”的饮食文化村悄然出现,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小空间、大生活,里布嘎社区“旧貌换新颜”只是文山州将城市管理融入基层治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文山州按照“政府主导、部门推动、重心下移、协同联动、全民参与、共治共享”原则,推动城市管理工作重心下移,通过“接诉即办”平台、12345市民热线和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等渠道,及时解决社区管理的热点、难点、痛点,打通城市管理“最后一公里”,让城市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image.png

image.png

里布嘎社区小微空间整治


实施“微改造”,提升宜居品质

前些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为“高效率”地解决“脏乱差”和影响美观的问题,文山建成区主次干道、停工工地、城中村等地带往往图省事一“挡”了之,时间长了,群众看着闹心,关键是问题没有真正解决,“遮丑墙”慢慢变成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隔心墙”。为此,文山州先后制定印发《文山州城市(县城)建成区拆围透绿拆违建绿行动方案》《文山州建设工程围挡管理图集》,全面推动城市小微空间植绿补绿、立体绿化、改建生态文化墙和加强对闲置“三角”地带管理。通过一系列小改造、小更新,围挡背后的“脏乱差”变成了精致的“美如画”。截至2024年7月,文山州共排查沿街围挡围墙面积25.44万平方米,拆除23.56万平方米,拆除后增绿造景面积18.23万平方米,增设公共停车场、市政道路3.14万平方米,改建生态文化墙面积1.69万平方米,立体绿化0.5万平方米。

image.png

image.png


打造“微景观”,擦亮绿美底色

方寸之间,亦是风景。小微公共空间是老百姓“家门口”的空间,承载着儿童嬉戏、老人健身、休闲纳凉等多种功能,直接关系到老百姓日常生活品质改善提升,也是深入推进“绿美文山”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文山州按照“应拆尽拆、应透尽透、拆改结合、开放共享”的原则,通过拆挡板提升小微空间整治成效,全州建设“口袋公园”130个,建成区绿地率从“十三五”的33%增加到“十四五”的36.9%。文山市强化城市主次干道三角地带打造,将“雁塔秋风、虎沟烟雨、钟灵瑞梅、二台返照”等“文山八景”融入“口袋公园”建设;马关县建设智慧厕所、休闲长廊、生态停车位等设施,彰显边疆县城亮丽特色……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个城市都有各自的特色和亮点,这些“微景观”让城市边角地带变“金边银角”,在提升人居“硬环境”的同时,也极大增强了城市综合“软实力”。

image.png

文山市八景“口袋公园”  

马关县城

(来源:文山州住建局)

(编辑:刘虹 冯鹤 制作:冯明兰 责编:郑泽娅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