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法治基因

发布时间:2021-08-06 11:01:03  

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法治是良法与善治的结合,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中国古语云:“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良法善治是古代政治家、思想家所向往的理想化社会治理手段。人类社会发展的事实证明,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立治有体、施治有序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自建党之初,就肩负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共产党人为此进行了百年奋斗的法治求索。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力图打碎旧国家机器,否定旧法统,通过革命创立新法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国家观和法制观,在当时严峻的革命环境下,领导广大劳动人民通过其政权机关颁布了旨在保护工农利益的法律、法令。党在中央苏区、陕甘宁边区等局部地区制订实施了涉及土地、婚姻、劳动、财经等方面的法律。1949年新中国成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法治新纪元。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五四宪法”的基础上确立了新中国的宪法制度和立法、行政、司法体制,实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律化制度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法治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探索出符合实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1978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指导方针,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之后相继出台了《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等一系列重要法律。1997年,党的十五大首次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理政方略,1999年,这一基本方略被写入《宪法》,标志着我国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宪法地位。党的十六大、十七大进一步强调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11年,以《宪法》为统帅,以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等多个部门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等多层次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宣告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得到极大丰富与发展,为法治国家的实现打下了良好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法治建设进入了全面依法治国新时代,不断坚持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新布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国放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加以谋划和推进,从“依法治国”到“全面依法治国”,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到“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法治建设的思路越来越清晰,举措越来越到位。2017年,党的十九大在更高层次、更深意义上把全面依法治国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为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基本任务、实践路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新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开辟了法治理论新境界。习近平法治思想着眼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足国家治理,担当“中国之治”,提出“十一个坚持”,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格局视野、价值追求、体系内容,丰富了人类法治文明的内涵,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时代“善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智慧和法治保障。

回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年求索道路,法治是融入中国共产党的基因并经过漫长探索逐渐形成的科学治国方略与理论体系。百年法治路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才可能带领中国人民同时完成民族复兴与“法治中国”建设的伟大事业。


(杨秋莉)

(编辑:侯佑琴 排版:钟晓明 审核:梁丹)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