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主动想 扎实干 看效果】文山州防学生溺水工作这样做
发布时间:2024-10-16 15:19:52
“您已进入危险水域,请迅速远离!您已进入危险水域,请迅速远离……”在文山市马塘镇德厚水库旁,防溺水预警驱离报警系统的喇叭里不断重复着预警驱离的语言。
近年来,全国各地学生溺水事故频发,成为了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为抓好防学生溺水,筑牢学生安全防线,文山州主动作为、创新了系列举措,通过建澡堂、乡镇游泳池、少年儿童之家等“小切口”方式,建机制、抓落实,不断夯实防学生溺水基础,实现了学生溺水事故和溺亡人数连续三年双下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要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坚持州、县、乡、村、组“五级书记”抓防溺水工作……把防溺水工作列入基层网格化治理的重要内容,形成齐抓共管、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工作格局”。州委书记陈明在2022年7月3日全州学生防溺水安全紧急会议上作出重要安排。会后,出台《文山州防学生溺水六条措施》。
从2022年开始,“五级书记”抓防溺水,“州包县、县包乡、乡包村”责任制全面建立。州级四套班子分别带队,以“四不两直”等方式,深入县(市)、乡(镇)、村(社区)开展督导检查,对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基层治理中,党政、学校、家庭、社会全面行动起来,各级党委政府和各乡镇、村(社区)将防溺水工作纳入日常议事日程,在1016个行政村(社区)、1.6万余个村民小组(队)安排防溺水兼职巡护员,就辖区、属地防溺水责任区进行巡护,发动群众100余万人次参与防溺水综合治理和巡护,实现“一网”兜住防学生溺水。
“你们放假开了安全会没有?水域有没有人值守?少年儿童去向各村清楚不清楚……”在砚山县,州“蹲点”督导组在现场蹲点检查时向当地负责人了解暑期防溺水落实情况。
据了解,文山州每年在汛期和暑期都会抽调有关部门组成蹲点督导工作组,从每年4月起,采用“一竿子插到底”的方式开展防溺水蹲点式督导,除了7月、8月实行每周蹲点督导,每次检查不少于3个乡镇外,其他月份每月开展一次,全面督促乡镇党委政府、村委会、村组履行属地防溺水责任,对发现问题进行立行立改。2023年以来,各蹲点督导工作组实现乡镇督导全覆盖,发现问题应立行立改问题3万余条,全部整改完成。
富宁县一位家长看到“蹲点”工作组的扎实工作后感慨地说:“孩子的安全大家都在管了,以后能更放心了!”
走进砚山听湖水库,水库管理人员随即迎了上来,在问明来意后说:“我们库区是不允许下水游泳的,按县水务局要求,我们配备了巡湖人员、救生员等,每个人分别管理一段区域。特别是中小学生,在没有成年人陪同下,我们是不允许靠近的。”
据了解,《文山州防学生溺水六条措施》实施以来,采取“自下而上”“先图后表”的方式,落实“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工作责任,实行“一图一表”精准落实管理责任,24.9万个水域有责任人包保值守,实现水域精准管控。同时,水域包保值守、家长包保培训、学生包保教育实现了“三个全覆盖”,每年80余万学生受到“防溺水”安全教育,100余万家长包保培训责任得到落实,有效提高了家长、学生安全防范意识。
为实现监管盲点有效补充,文山州在文山市、广南县、马关县等地易溺水区域,安装了200余套防溺水预警驱离报警系统,对重点水域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并对涉水游泳行为进行喊话、驱逐。本文开头喊话正是此系统功能之一。此套智能系统部分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经过识别认证后能够第一时间将孩子信息推送给家长、学校和公安部门,对危险行为进行干预、救援,有效防止溺水事故发生。自安装以来,该系统已报警50万余次,进行人脸抓拍劝离2万余人次。
以前,溺水事故主要发生在农村地区,这跟农村寄宿制学校没有经常性洗澡设施有一定关系。为了解决农村寄宿制学生洗澡难的问题,文山州筹集公益项目资金6500.22万元,建成农村寄宿制学校“希望澡堂”509个,提前3年实现农村寄宿制学校“希望澡堂”全覆盖目标,惠及近29万农村学生。同时,对“希望澡堂”实行动态监测,出现季节性缺水的,新建或拆除重建学校未配备澡堂的,及时争取项目建设,确保同步投入使用,实现全覆盖无盲点。
“现在每星期在学校里就可以洗澡,冷天热天都有热水,真是太方便了,再也不用等到周末回家洗澡了。”提及学校浴室带来的方便,文山市开化街道铜厂小学学生张雅很是开心。
在砚山县盘龙乡中心小学的露天泳池边,同学们换上泳衣、戴上泳帽,跟着教练的节奏热身、练习蛙泳动作,个别有游泳基础的孩子已迫不及待潜入水底。泳池里欢声笑语、水花四溅,孩子们的天性得到充分释放。热身运动、学习动作、练习呼吸、下水体验……
在马关县马白镇新建设好的露天游泳池,体育老师正带领十余名学生进行游泳训练。孩子们全副武装,学得有模有样。
......
图为麻栗坡县铁厂中学游泳池正在开课
目前,文山州共筹资2796万元,在104个乡镇中学或完小全覆盖建设游泳池,组织635名乡镇教师参加游泳教练员技能培训并实现持证上岗,14万名农村学生实现了安全游泳。同时,文山州还将继续推进此项工程,在有条件的学校新建游泳池,让学生真正实现游泳自由。“一乡(镇)一游泳池”的建成使用,既解决了一直以来农村少年儿童缺少安全游泳场地的民生问题,又为打造具有文山特色的农村游泳事业发展品牌奠定了基础,真正实现了防溺水工作由“堵”到“疏”的转变。
“乡(镇)游泳池让暑期孩子有活动的地方,有人负责看管,还能学游泳,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有学生家长说。
假期是少年儿童溺水事故的高发期,为解决留守儿童等无人看护问题,文山州创新实施了“少年儿童之家”,让学生“玩转”假期,快乐度假。
在西畴,有一群已经放暑假的大学生,怀揣无尽的热情和善意,刚放假就走进“少年儿童之家”忙活起来了。他们发挥专业特长,为孩子们辅导作业、解答困惑,还根据需求编排了绘画、唱歌、做手工、“西畴精神”宣传……
家长李萍说:“这些志愿者教得很好,我们很满意,希望他们每个假期都能来教我们的小孩。”
在富宁县新华镇安康社区“少年儿童之家”,一堂防溺水宣传课正在开展,孩子们不但学习了防溺水知识,还学习到了游泳技能……
据了解,文山州充分利用村活动室、学校、幼儿园、文明实践中心等场所,在全州1002个行政村(社区)全覆盖建设“少年儿童之家”,累计建成5170个“少年儿童之家”活动点,通过一张活动表、一张结对表、一套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档案“三张表单”管理,整合家长、老师、驻村工作队员、专业社工、志愿者、“五老”、片区民警等力量,利用家访走访、结对关爱、夏令营、研学活动等形式,把资源和力量下沉到村(社区),寒暑假每周至少开展活动3次、3天以上的假期开展集中活动1次。2023年以来,周末、寒暑假累计有70余万人次参加“乡村少年儿童之家”活动,让农村少年儿童也享受到了城市孩子一样的假期课外辅导和托管服务。
“少年儿童之家”已经成为农村孩子的安全之家、快乐之家、成长之家,成了为党政、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发力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和未成年人的综合服务平台。
防学生溺水工作是一项关系千万家庭的民生工程。文山州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凝聚全社会防学生溺水工作合力,确保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编辑:谢思思 排版:冯明兰 责编:郑泽娅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