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文山“产改”进行时丨这家企业凭什么跻身全省100 强?
发布时间:2024-10-30 10:52:05
近年来,云南创新合金有限公司高度重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围绕“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精心谋划,积极落实,促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向纵深推进。
云南创新合金有限公司隶属于山东创新集团,下辖云南利旺工贸有限公司、云南创源物流有限公司、云南创源燃气有限公司,2019年12月落户砚山县,注册资金30000万元,2020年4月入驻云南绿色铝创新产业园,现有职工800余人。主要生产高端铝合金圆铸锭、铝合金板锭、铝合金铸轧板、高档铝合金型材和铝合金导线。主要建设“年产120万吨轻质高强铝合金材料”“年产38万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铝合金材料”“年产10万吨铝合金导线”“年产30万吨高档铝合金型材”“年产20万吨高品质再生铝合金材料”5大项目,所有项目达产后预计年销售额600亿元以上,解决就业约5000人。
坚持“党建带工建 工建促党建”,建立“一把手亲自抓”“第一议题”制度,并通过“互联网+学习强国+职工书屋”,建立书记课堂、实景课堂、手机课堂、网络课堂四位一体“充电”机制。以“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骨干培养成领导班子成员”为理念,将生产一线懂技术、懂管理、懂经营的优秀产业工人吸纳入党,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行党员、技术人才双培养,积极开展党员示范岗主题实践活动,将党员技术能手和企业骨干推任班组长、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甚至决策层,使产业工人党员在企业发展中有为又有位,努力建设一支“组织强、信念坚”的产业工人铁军队伍。
围绕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和战略定位,坚持人才为先,以需求为导向,畅通人才绿色通道,将人才工作放在公司全局发展的优先位置来谋划,着力打造人才“引得来、留得住、育得优、用得好”的全链条发展格局。定期开展人才需求评估,通过“名校优生”选聘、事业单位推聘、企业自主招聘等方式,着力在引进和培养各类人才上下功夫。制定完善技能比武、安全培训、业务培训等培训计划,邀请行业专家和技术能手来企业授课,分享先进的技术和经验,针对不同岗位的产业工人,量身定制个性化培训方案,开展特种作业和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培训140人,持证上岗率达到100%。落实省州人才激励政策,积极申报“兴文人才”“兴滇英才”。创新“名师带徒”传帮带模式,设立导师奖励机制,激发导师的积极性和责任感,鼓励职工进行技术交流和经验分享,每年定期组织职工参与技能大赛,对成绩突出者给予相应激励。累计培养优秀徒弟和新员工400多人,累计老员工复训10期30个班(次),共5710人(次)。公司现拥有3项发明专利,2024年申报了11项发明专利。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新时代产业工人,充分发挥职代会、工会等优势作用,完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定期召开员工座谈会,签订工资集体协商合同,保障工人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将员工的薪酬与技能水平、工作业绩挂钩,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产业工人提供晋升机会和职业发展空间。依托“职工之家”阵地,积极开展文体活动、节日慰问、疗休养等,维护产业工人的合法权益,改善工作生活学习环境。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广泛开展“我有金点子”“我为企业献一策”等“五小”活动,共征集“金点子”450条,采纳部分员工“金点子”解决发展中的技术瓶颈、创新难题。云南创新合金有限公司入围2023年云南企业100强第29名,2023年云南制造业企业100强第15名,2023年云南民营企业100强第8名,2024年云南省非公企业100强第15名,2024年云南省非公企业制造业20强第12名。
(记者:何昕霖 来源:文山州总工会)
(编辑:刘虹 排版:冯明兰 责编: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