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砚山:以“三个聚焦”着力培育文明乡风
发布时间:2024-12-27 11:11:12
近年来,砚山县以聚焦移风易俗破立并举塑风尚,聚焦宣传引导强化服务传新风,聚焦示范引领,教育引导树标杆为抓手,强化文明新风培育,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聚焦移风易俗,破立并举塑风尚
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砚山县将移风易俗作为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坚持破立并举,推动移风易俗见实效。
从制度机制上破难题。印发《砚山移风易俗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砚山县治理移风易俗突出问题工作导则》等文件,明确各级各部门工作职责,压紧压实责任,为全县持续深入开展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提供了指导依据。紧盯党员干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带头执行省、州和县关于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相关规定,鼓励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带头推动移风易俗,为基层群众做好表率。
从自治管理上“立规矩”。重点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作用,强化村民自治,全县110个村(社区)1266个村(居)民小组均建立健全“一约四会”(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制度,实现“一约四会”全覆盖。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列出婚丧嫁娶办事程序、礼金标准等规定“硬指标”,明确违约责任和处罚办法,并通过“教育、规劝、奖惩”等措施,实现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聚焦宣传引导,强化服务传新风
强化文明实践引领。充分发挥12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阵地作用,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把移风易俗创编成花灯、歌舞等文艺节目中,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结合民族节日、重阳节、国庆节、建党节、我们的节日等各种节日和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移风易俗宣传教育1259场次,覆盖人数173871人次,通过“谈、唱、宣、绘”方式,以乡音传播新风。
强化线上宣传引导。充分运用省、州相关媒体平台、砚山融媒“8+1”全媒体矩阵及时报道《 盘龙乡:“三举措”抵制高价彩礼 谱写文明新风》《摘除人情“紧箍咒” 壮寨劲吹文明风》等典型事例,在“七乡妇儿之声”官方微信公众号开设家教家风建设专栏,推送优秀家风故事26篇。同时,充分运用小广播、QQ群、微信群推送“抵制高价彩礼 倡导文明新风”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移风易俗宣传知识,通过线上线下“同频共振”齐发力,让文明新风宣传深入人心。
聚焦示范引领,教育引导树标杆
广泛选树典型。以“学有榜样、行有楷模、赶有目标”为导向,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全面形成移风易俗工作合力。常态化开展道德评议会,评选出好媳妇550人、好婆婆130人。目前,评选或受到国家、省、州表彰的各级各类道德模范100人、砚山好人19人、文山好人17人、新乡贤24人,以道德模范的言行垂范乡里。广泛吸纳老教师、老干部、老乡贤等“五老”人士参与,采取以德化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方式,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共育文明乡风。
深化文明创建。持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全社会树立文明观念、提高文明程度、形成文明风尚,凝聚强大精神力量。创建成功全国文明村镇2个、省级文明村镇9个,州级文明村镇46个,县级文明村镇37个,文明乡镇占全县乡镇的82%。
(通讯员:陈达睿)
(编辑:董飞 排版:张振飞 责编:谢思思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