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文山“爱心驿站”为户外工作者打造“暖心港湾”
发布时间:2025-08-18 16:56:13
文山的夏天
有持续超过30℃的高温
还有不打招呼随时会下的雷阵雨
当人们在室内纳凉避雨时
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里
仍有一群人不辞辛苦
在烈日和暴雨中坚守岗位
为了让他们感受城市的关怀
文山市总工会设立了“爱心职工驿站”
让户外工作者在忙碌间隙能有一个落脚点
获得片刻的休憩
“城市美容师”的歇脚点:一杯温水解了清晨的疲惫
凌晨五点,天刚蒙蒙亮,环卫工人刘兴芳已经骑着电动保洁车,在州政府周边片区巡回捡拾了两个小时左右的垃圾,确保这片区域在七点前整洁干净,是她每天不变的任务。
“我每天四点不到就得摸黑出门,路上静悄悄的,七点前要把这片收拾得亮亮堂堂,让大家上班有个好心情,虽然工作强度比较大,但城市环境整洁干净了,市民们走着舒心,自己便觉得踏实满足。”洁城环卫工人刘兴芳说。
完成第一轮清扫后,刘兴芳额上早已挂上了汗珠。一番劳累后,身体急需片刻休憩。她熟门熟路地将车停在附近的“爱心驿站”门口,走进驿站,拿出自带的杯子,从饮水机接了一壶温水,在椅子坐下后,一边喝水一边稍作休息。“早上忙完一身汗,进来喝口水,歇息几分钟,劳累就减缓许多,驿站环境凉快,饮水方便。”刘兴芳说。
“马路卫士”的能量站:充电补水再战午高峰
中午11点半左右,龙景路路口车流密集,地表温度很高,不断冒出阵阵热浪。过往行人步履匆忙,都想尽快通过路口,走到阴凉处享受一份清凉。在热辣的太阳底下,文山市交警大队辅警燕航始终坚守岗位,在路上指挥交通,他的帽檐下不断有汗水滴落,后背的制服更是被汗水浸湿了一大片。“中午下班高峰期,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我们尤其要注意安全疏导,为保障大家顺畅安全通行,这是我们的职责,再炎热也要站好这班岗。”燕航表示。
一个多小时的午高峰执勤结束,换岗的同事到岗后,燕航快步走向不远处的“爱心驿站”,驿站里空调吹出的凉意让他精神轻松,警帽一摘下,他额头的汗珠立刻流了下来,顾不上坐,他先到饮水机旁接了一大杯水,一口就饮下了半杯。“中午站两小时岗,衣服都已经湿透了,驿站对我们来说很实用,进来吹会儿空调,为设备充电、补充饮水并短暂休整,有助于提升后续执勤状态。”燕航说。
“城市跑男”的避风港:让劳累的身心获得片刻休息
下午两点,天气变得闷热起来,外卖员代忠贵送完最后一单午餐后,打算去爱心驿站稍作休息,“遇到高温暴雨天单子就更多、东西也更沉。”代忠贵表示,遇上极端天气,他常需配送大件饮用水或重物,日接五六十单成为常态。工作量大,身体也更容易疲惫,更需要休息调整,因此分布在文山街头巷尾的爱心驿站也成了他经常去的地方。
打造“温暖港湾”:小空间承载大温暖
在文山市的街头巷尾,绿底白红字的“爱心驿站”标识,是许多户外劳动者熟悉的地方,这些由文山市总工会设立的站点,面积不大,但配备了实用的设施:饮水机供应冷热水,充电插座解决手机没电的问题,微波炉可以热饭,应急药箱备有常用药品,还有桌椅供人休息,部分驿站还增添了雨伞、轮椅、书报杂志等设施。
驿站全天候为户外劳动者们敞开大门,这里成了环卫工人短暂休息的地方,是执勤交警辅警补充水分、给设备充电的站点,也是外卖员、快递员突遇风雨时能避一避的场所,驿站里的一杯水、一张椅子、一次充电的机会,都体现着城市对户外劳动者的一份关心。
近年来,文山市总工会将户外劳动者服务站(工会驿站)建设作为服务职工的重点工作持续推进,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拓展服务功能,努力为户外工作者打造“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伤可用药”的温馨港湾,截至2025年7月,全市已建成并开放18个工会驿站,基本形成覆盖城区的服务网络,日均服务户外劳动者数百人次。
(文山市融媒记者:黄子玲 李冰晨)
(编辑:唐雪娇 实习生:李香 美编:张振飞 二审:刘虹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