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六主村的“傻”支书

发布时间:2024-07-24 17:48:34  

六主村的“傻”支书

——记砚山县八嘎乡六主行政村党总支书记、主任陆应文

“干工作跟打仗一样,你不往前冲,很有可能就会错过好机会。”“我自己一个人富不算富,要大家一起富才是富。”“村干部就要事事冲在前,干在前,才能让群众信任!”今年59岁的陆应文,声音柔和,但一说到村里的工作,又是这样的坚定。

5年血与火的军人生活,21年的创业经历,11年的砚山县八嘎乡六主行政村党总支书记、主任,虽然职业改变了,但是一个革命军人的优良作风和肩负的光荣使命,却从来没有改变。

退役36年,特别是任村党总支书记、主任11年来,陆应文始终以军人特有的饱满热情,扮演着自己应尽的角色。在群众眼中,他是雷厉风行、事事带头的“领头羊”;在同事眼中,他是严格要求的“大家长”;在妻子眼中,他是指望不上的“傻老倌”;在自己眼中,他永远要做一个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老战士”……

“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

1983年11月,年仅18岁的陆应文积极响应祖国的号召应征入伍。在昆明某集训基地集中训练3个月后,随部队紧急奔赴麻栗坡执行特殊的重大军事行动任务,并荣立三等战功。

1988年底,退役后的陆应文被安排到八嘎乡粮管所工作。1992年,粮管所撤销后,陆应文辞职回家,跟随一个外地老板做工程,勤奋好学的他很快就能独当一面,被提为施工队长。“我一个人成为万元户不行,得把村民们也带起来。”看着生活贫苦的村民,陆应文决定带着大家一起干。于是,他组建了自己的施工队,常年带着村里几十个年轻人到全国各地承包工程,有不少人后来也当上了老板。慢慢地,村里富起来的人家越来越多。

“有能力就应该为村子多出力。”常年在外面跑,看着全国各地都在轰轰烈烈搞建设,而自己的家乡还是这样贫穷落后,陆应文坐不住了,他决心改变家乡面貌。2013年,他回到村里竞选村干部,凭借着敢试敢拼的闯劲和一心为民办实事的热情,高票当选六主村委会副主任。由于时任村党总支书记、主任考取其他岗位,他又再次被推选为党总支书记、主任,这一干就是11年。

图为青山环绕的六主村。

时下,走进四面青山环绕的六主村,郁郁葱葱的树林里,知了们聚在一起大合唱,一条大河从村庄蜿蜒而过,河道两侧,绿油油的水稻随风翻滚,空气中尽是香甜的味道。

“以前村里的生态可没这么好,那时山上有几头牛都看得一清二楚。”村民们介绍,以前大家不注重生态保护,乱砍滥伐现象突出,河道里到处是垃圾。陆应文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召集村干部开会,以村规民约的方式进行约束,呼吁大家保护生态,守住绿水青山。将流经村庄的河道划分为三段向村民招标承包,并要求承包的村民不准拦河围塘,要及时清理垃圾、淤泥,保证河道通畅。仅这一项,每年能为村集体增加8万余元的收入。

河道治理好了,陆应文又在山上琢磨文章,把禁止乱砍滥伐、禁止在山上私搭乱建写进村规民约的同时,积极引导村民发展经济林产业。

现如今,在他的带领下,山绿水清的六主村,家家盖起了小洋楼,户户有产业,人均年纯收入从2013年的4000元增长到现在的1.2万元。

“你不往前冲,还有谁会冲?”

回忆曾经的枪林弹雨,陆应文说,在与敌人的生死搏斗中,要想活命就不能考虑太多,唯有大着胆子往前冲。

“只有大胆往前冲才有希望。”退伍后,这句话一直影响着陆应文。他说,其实很多事情就和打仗一样,不能顾虑太多,认准了就大胆往前冲,一旦犹豫,很可能就错过了好机会。陆应文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家里的积蓄都被他拿去发展产业了,考察回来觉得适合的,他都是自己先试种,成功了再发动大家一起种。”说起自己的丈夫,陆应文的妻子嘴上虽抱怨个不停,但内心是支持的。她说,自己也当过村干部,知道这是份苦差事,特别是发展产业,自己不带头,村民是不会动起来的。

图为陆康村在管理自家枇杷地。

“我家栽了50多亩枇杷,每年有25万元左右的收入,跟着陆支书干一定不会错。”说起陆应文,村民陆康村连连称赞。2017年,看到陆应文带头种枇杷,他想都没想就租了50多亩地跟着种,2021年结的果实又大又甜,价好时卖到20元一市斤,平时也可以卖到15元左右一市斤。甜的不只是枇杷,还有陆康村的心,今年,他又计划再扩大种植30亩。

“陆支书找的这个产业太好了,不挑土壤、气候,关键还没有病虫害,好打理。”看着自家长势良好的10亩油茶,村民陆治刚笑得合不拢嘴,丰收的日子即将到来。

图为六主村长势良好的甘蔗。

目前,六主村发展了油茶400亩、枇杷160亩、沃柑116亩,甘蔗120亩,去年还引进新产业化橘红小苗50亩,大苗12棵,今年育苗7万多株,可扩种1000亩。

“我决不能辜负大家的信任”

当了11年的村党总支书、主任,陆应文早已成为同事的“大家长”,村民的主心骨,哪家有个大事小情都会第一时间找他商量。

图为陆应文(后排左一)组织村委会班子成员进行理论学习。

“陆支书平时对我们要求很严格。”聊起陆应文,和他共事4年多的六主村监委会主任苏妹秋“吐槽”个不停。她说,陆应文工作积极,节假日不是在村委会加班就是在外考察、学习,基本全年无休,每天他都是第一个到办公室。对同事要求也比较严格,随时提醒他们要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接待、服务来办事的群众。还会定期组织大家上门走访,了解群众所需所求,确保每家每户的情况都能及时掌握。

“在我印象中,他是一个不会累的大忙人。”22岁的村委会主任助理田岑就住在村委会隔壁。很小的时候,他就经常看到陆应文一个人在河边走。现在才不明白,他是在随时关注水情,劝阻在河边玩的小孩不要下河游玩。

“经常睡到半夜被他叫醒。”与陆应文共事多年的村委会副主任卢安佑已记不清被吵醒过多少次了。他说,脱贫攻坚那几年,最难的是危房改造,很多村民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意拆除有安全隐患的老房子,那时候,村干部白天要当工人,上门免费为群众拆房子,晚上回家,大家倒下就呼呼大睡。但是陆书记不一样,随时在想危房改造、产业发展、基础建设方面的事情。只要想到办法,就会立马打电话跟他们商量,把工作研究透了才肯罢休。

图为陆应文(左二)主动上门,积极动员群众发展产业。

“他时刻把群众的事记在心上。哪怕是件小事,只要找到他,他都很上心。”卢安佑说,村里需要修路或公益事业,又或是哪家有困难,陆应文除了积极向上反映,争取政策,每次都是他第一个站出来主动捐款,力所能及帮助别人。

图为陆应文获得的部分荣誉证书。

“陆支书,来家里坐坐,喝杯茶。”“陆支书,多亏有你,我们的低保办下来了。”

“陆支书,你们开导后,我儿子终于愿意出去打工了。”

走在村里,大家看见陆应文都要热情地拉着他说上几句。他说,这是大家对他的肯定和信任。自己年龄也大了,即便以后在村里不再担任任何职务,也依然会一如既往地关心六主村的发展,尽自己所能为大家服务。

(记者:龚莉 罗明磊 喻传宏)

(编辑:唐雪娇 排版:向传帅 责编: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