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罗明达:畈稻梦里写深情
发布时间:2024-08-02 09:50:12
广南县八宝镇河野坝子,稻田翠绿,“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几个大字迎风而立,格外醒目。广南八宝那糇芒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罗明达久久凝望着这排大字,眼神饱含敬仰和深情,饱含某种坚定,仿若那正是他为之辛勤耕耘、勇往直前、矢志不渝之所在!
从农是一种更深的践行
罗明达的八宝米情结是在读大学时被激发出来的,那时,他常跟别人说起家乡八宝米有多好,但总被这样反问:“八宝米是熬粥的米吗?”
罗明达一直引以为傲的八宝米在明清时期就被作为贡米,1981年被国家列为最名贵稻种之一。2018年,怀揣云南警官学院大学毕业证的罗明达回到生于斯长于斯的八宝河畔,卷起裤脚深耕田畴,把自己交付给做强做大八宝米“这一粒米”的事业上。
从品学兼优的警校毕业生,到成为家乡一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禾下追梦人,罗明达的抉择是艰难的,走上从农这条路,其实是对他在学校所学知识的一种更深的践行。也正是在这条践行之路中,他意识到有些东西已经融入他的精神里、注入他的骨髓里,让他一辈子去秉持、去信仰。
2018年,罗明达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成为广南八宝那糇芒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父辈读书不多,接触外界机会也少,认为既然八宝米好吃,名气也越来越大,那就让乡亲们负责种、自己办合作社负责收,既能带动大家致富又能让八宝米香飘万里。于是,合作社办起来了,稻谷收进来了,但根本没多少人来买米。
罗明达自不会坐困愁城,既然是怀着把八宝米产业做强做大的初心回来的,他早就做好打攻坚战的准备。
成为一名科学家的信心又回来了
“有一天不知怎的,就想起了读小学时写的那篇关于我的理想是长大后当一名科学家的作文。如今,低头看看自己,高卷的裤脚两腿的泥,就觉得自己小时候的理想落空了。也就从那时候起,我就开始一点点去学习、去钻研、去攻关,后来,我对自己可以成为一名科学家的信心又回来了。”罗明达笑着说。
罗明达的这番话绝非他的自诩之言,目前,他依托种源研发和科技攻关,已经取得了“一种水稻种植用稻种浸泡装置”“一种水稻种植用驱虫装置”“一种水稻种植用幼苗转运装置”“一种水稻种植用浇灌装置”“一种水稻种植用可调节式高效喷药装置”等发明专利。
罗明达所取得的成绩远不止这些,创业之初,他把合作社定位于种出好吃的大米,走绿色生态的稻谷种植产业,让更多的父老乡亲从粮食生产中受益。没有任何农业科技知识的罗明达,就主动参加各种培训班,合作社也挂上了“农民田间学校”的牌子。罗明达积极与省、州科研院校合作,争取科技增粮项目和农民科技培训班入村、入户、入地,通过他的努力,八宝镇八宝贡米核心区实施了优质稻滚直播技术、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展示、原生八宝谷种源保护、稻鱼鸭共生及无人机统防统治等项目。
在产业发展上,罗明达主要围绕保留八宝谷原本性为基础,加快“产、学、研、推”一体化发展,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免费向种植户发放优质谷种、执行保底价订单收购、帮助缴纳农业保险、实施价格补贴等措施,建立了八宝米高端稻谷标准化基地1783亩,种苗服务、技术指导和产业带动1万余亩。其产品先后获得“广南八宝米农产品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使用授权和“绿色食品”认证;合作社获得“企业信用评价3A级信用企业”“文山州州级示范合作社”和“云南省省级示范合作社”等殊荣。
这些年来,罗明达获誉无数:2021年10月,被省政府驻北京办事处联合共青团云南省委、共青团北京市委、云南省商务厅授予云南乡村振兴“一县一星”称号;2023年5月,被省农业农村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表彰为“云南省粮食暨重要农业产品生产先进个人”;2023年7月,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表彰为“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
“我的青春连接着广阔天地!”罗明达精心经营着他的企业,积极参与“保护八宝河,留住八宝米”沿河区域生态保护、世界稻作文化旅游节、八宝田园综合体建设等活动和项目,积极推动八宝米产业向农文旅融合方向发展。
(通讯员:韦治娜)
(编辑:刘虹 排版:冯鹤 责编:郑泽娅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