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实干西畴丨周贵勇:治病有德,治村有方

发布时间:2024-08-22 15:22:26  

开栏语

多年来,西畴县全县上下对标看齐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的成功实践,不断推出各项重点工作的西畴经验、西畴模式、西畴样板,用实绩持续擦亮“西畴精神”品牌。为进一步传承好、弘扬好“西畴精神”,近日,在西畴县举行的解放思想大讨论中,领导干部紧盯招商引资、产业发展、污水治理、群众增收、关爱“一老一小”等重点工作,解放思想大讨论,掀起新一轮学习弘扬践行“西畴精神”的热潮,推动西畴各项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即日起,文山发布系列平台和西畴融媒推出“实干西畴”专栏,宣传报道基层一线涌现出的先锋代表,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先进、争当先进,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持续奏响“实干西畴”最强音。今天推出“我的实干故事”系列报道。

实干西畴丨周贵勇:治病有德,治村有方



     周贵勇,男,汉族,中共党员,1969年出生于西畴县新马街乡坪坝村,于1997年进入坪坝村卫生室工作,从业26年来,他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周贵勇也是坪坝村龙潭坡村党支部书记、组长,无论是曾经的精准脱贫还是如今的乡村振兴工作,他始终坚持不忘初心,为群众服务,在岗位上严谨求实、勤奋刻苦、兢兢业业,用自己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好评。


治病有医德

1991年,高中毕业的周贵勇面对家乡群众因缺医少药导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状,放弃了考工考干机会,立志学医,跟随当时从事乡村医生职业的父亲背着药箱奔走于乡间小道,与父亲一起守护着一方群众的健康。凭着对农村卫生事业的追求与热爱,周贵勇不畏艰辛、热忱服务,认真工作的他也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交口称赞。1996年,在村党支部的推荐下,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也成了一名乡村医生,实现了他多年的梦想。

虽说是半路出家,但他清醒地认识到行医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这是一项人命关天的职业,光凭一腔热血还不够。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于是通过各方面的咨询,在1994年到文山师专就读农村医学专业函授班,1999年至2002年又到文山卫校进行函授学习中医专业,取得了中专学历,并在2001年取得了云南省乡村医生函授学校授予的乡村医生资格证书。随后,多次参加省、州、县各种乡村医生业务培训,提升了业务水平的同时,也丰富了人生阅历。然而,他依然时刻提醒自己不能掉队,在医术上精益求精,边辛勤工作边刻苦自学,2019年9月,他又取得了乡村全科助理医师资格证书。

在二十多年来的预防接种工作中,他从未发生过一例差错,在做好计划免疫工作的同时,还积极推广二类疫苗接种,走村串寨宣传,积极动员适龄儿童到卫生院接种疫苗,在他的宣传动员下,全村85%的儿童都接受了乙脑、麻腮等二类疫苗的接种。与此同时,周贵勇所在的坪坝卫生室还在全县率先实现了在村卫生室开展定点接种,疫苗接种工作愈加规范化。当然,这只是工作中的一部分。2017年,随着脱贫攻坚战役进入攻坚拔寨的白热化阶段,在农村开展健康扶贫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开始全面铺开,乡村医生的工作范围开始逐步扩大,工作量也随之加重,但为了群众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周贵勇舍小家顾大家,经常白天黑夜地奔走在片区的每家每户,视患者和群众为亲人,始终任劳任怨,为卫生健康事业默默付出着。

1996年以来,他作为村卫生室的负责人,村卫生室的发展,一直是他工作之余思考的问题,他进入坪坝卫生室工作时,卫生室只有两间低矮破旧的危房和“老三件”诊疗设备,他经过多方思考论证,认为村卫生室不能走个体化路子,只有集中力量整合有限的卫生资源,才能更好地服务一方群众。于是在2007年,县里开始推行乡村一体化管理模式时,他借机带领卫生室3名乡村医生一起加入了乡村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的技术力量得到了充实、壮大,还多方争取援助,于当年新建了坪坝村卫生室,并筹集资金8000元购置高压锅、大中小贮槽、大中小弯盘、方盘、酒精缸等医疗设备,有效地改善了村民就医环境。

2020年1月25日,“周医生,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势日益严峻,村里需要你回来了!”大年初一,已经回龙潭坡村小组过年的坪坝村卫生室医生周贵勇接到了村党委书记龚年成的紧急电话。“放心,我是党员医生,关键时刻必须站出来,我现在就回去。”收到村党委的号召,本该安心过年的周贵勇立即返回坪坝村卫生室岗位。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接到上级要求做好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通知后,作为坪坝村卫生室负责人的周贵勇立即返回工作岗位,开展相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检查所有卫生室防控物资,对有些欠缺物资尽量想办法多地采集,并且开始细致地学习如何防控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自新马街乡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周贵勇没有休息过一天,群众见他一天忙到晚,总是劝他多休息,他总是说“知道了”,但是他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

疫情防控期间,周贵勇心里牵挂着每一位返乡人,听到他们打电话来说体温正常,上门随访时看到他们在家状态良好,他的心便踏实不少。他定期前往坪坝村“返乡人”的家中为他们量体温,唠唠家常做心理疏导,积极配合坪坝村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挨家挨户,张贴发放“一封信”、倡议书,站在医者角度,耐心讲解疫情防控知识,引导村民科学防控,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并定期为村里的返乡人员进行健康随访,赠送防控物资。

从医26年来,他认真贯彻执行各项卫生法律法规,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检查,坚持持证上岗,依法执业,严格执行《药品管理法》,杜绝假药劣药,严格执行各项医政管理规定,严格执行医疗服务价格和药品价格,从不乱收费,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做到制度上墙,收费公开透明,认真开展健康扶贫、健康教育、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工作,向群众普及健康卫生知识,赢得了群众的信赖与广泛好评。

治村有妙方

支部领头羊。针对村内污水横流的问题,他带头部署推动32户农村污水治理项目工作,成立村级专项工作小组,明确村班子人员职责及负责范围。周贵勇带领班子“外学内研”,多次组织班子外出学习,回来便组织干部群众共同研究建设方案。经多次组织支部委员和群众召开会议共同研究治理方案措施,最终确定方案为统一采用三格式化粪池实现粪污和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利用三格化粪池或沼气池对生活污水和畜粪进行第一次厌氧处理,再将邻近的4至6户设置一个污水收集井,统一排放到处理池进行第二次厌氧处理,最后排放到沉淀池。在主动向乡党委政府汇报,请求支持物资后,2022年9月,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支部发动群众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美丽家园建设,实现了家家户户“收干净、摆整齐”,通过全县第一批洁净村庄验收。

网格管理细。龙潭坡党支部网格化管理为抓手,建立“支委委员—党员—群众”三级网络,划分3个网格,由每个支委负责1个网格,与党员联户管理制度相结合,利用3个网格,发动村内10名党员,包联32家住户,实现党员联户全覆盖,有效形成了“网有人管、格有人领、活有人干”的治理模式。

凝聚能力强。他带领群众投工投劳,带头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广大群众积极响应,主动参与家园建设,全村在他的带领下掀起群众自觉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热潮。如今,龙潭坡群众从“推着干”到“比着干”“争着干”,已然成为该村的工作常态。自2022年9月以来,党委政府投入物资合计25万元,群众自发筹资4.1万元,58天投工投劳1856个,建设污水管网1780米,阴井7个,大三格化粪池1个22立方米,氧化池1个。硬化路面410米,硬化场地1234平方米,建设花带470米,支砌石墙400平方米,治理河道87米,修建亭子2个,栽种各种花草1000余株。

在开展绿美乡村建设时,龙潭坡村小组不仅要把村庄变美变漂亮,还要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支部积极发展集体经济,栽种了坚果1400棵,砂仁50亩,草莓10亩,组织群众投工投劳完成了152米的产业道路硬化。

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周贵勇的工作不但得到群众的交口称赞,还获得了各级各部门的表彰,2006年1月获得“文山州结核病防治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8年12月,国家卫生部授予周贵勇同志“全国优秀乡村医生”荣誉称号;2009年8月获“文山州首届十佳健康卫士”荣誉称号,2011年4月获西畴县人民政府授予“优秀乡村医生”荣誉称号;2017年7月获新马街乡人民政府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21年6月被中国共产党西畴县委员会授予新时代“西畴精神”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供稿:新马街乡人民政府)

(编辑:刘虹 排版:冯明兰 责编: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