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刘北海二次入伍战日寇
发布时间:2024-09-03 17:20:26
刘北海(1897~1938),名文超,字北海,西畴县西洒镇英代村人。自幼聪颖好学,后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17期步兵科,成绩优异。毕业后先后在昆明、成都、武汉、上海、广州等军校和部队任教官、参谋等职。1932年淞沪抗战时,刘北海出任抗日学生军大队长,带领学生军出入苏州河的两岸前线,积极投入支持19路军保卫上海的战斗。战后,刘北海辗转到四川成都刘文辉部任中尉教官。红军长征进入四川,川军奉命堵截。刘北海眼看国难当头,山河破碎,不满国民党政府“攘外必先安内”及对侵略者的“不抵抗”政策,不愿与红军作战,借故携家眷落籍昆明。
随军记者黄远声著《壮志千秋》记载刘北海牺牲的过程
1937年7月,全面抗战暴发,继60军出滇作战之后,云南省政府又决定组建58军。1938年夏,刘北海接到征召命令,即以决死之心辞别家人:“我本军人,有令即行。当今日寇猖獗,山河破碎,国破家何在?我刘北海早存捐躯报国一片心!”第二次应征入伍的刘北海被任命为58军新编第10师2旅4团上校团长。在昆明集训期间,刘北海每天都到教练场组织指挥全团官兵苦练刺杀、投弹、翻越障碍等军事本领,常以平型关战役和台儿庄战役的将士为榜样,激励官兵们“英勇杀敌,为祖国保江山,为滇军添光荣”。8月,58军由昆明出发,经贵州、湖南前往湖北参加武汉会战。行军途中,刘北海严明军纪,不许骚扰百姓。有一名连长借口派壮丁向群众勒索钱财,刘北海知道后,责令其退还所索之财并由连长降为士兵。这一举动得到了百姓的拥护,也使官兵们甚为信服。10月,武汉失守,日军继续向南进犯。11月,刘北海奉命率部于湖北崇阳桂口市黄土岭一线阻击占领武汉后正沿粤汉线继续南犯的日军第1师团笠原信雄部,日军以飞机、大炮、坦克疯狂进攻守军阵地。阵地上“枪弹炮弹,织成一片火网,敌我双方在网里一会儿进、一会儿退,血肉在空中飞舞。我军伤亡营连排长30余人,士兵500多,敌方伤亡更为惨重”。8日,激战中,刘北海身先士卒,在阵地前沿指挥战斗,多次打退日军的进攻,下午3时,不幸头部中弹,壮烈殉国。刘北海阵亡后,全团官兵怀着满腔的悲愤,高喊着“为团长报仇”的口号,跳出战壕,与日寇展开殊死搏斗。团部少尉书记江鸿煌,1连排长李坤甫、陈春坤等阵亡;机枪2连排长张继忠率部与敌激战两昼夜,完成了掩护全军转移阵地的任务后,与全排士兵一起牺牲于敌横冲直撞的战车之下……
西畴县各界人士集资修建的第九集团军全体将士抗战纪念标——金钟、玉鼓
在得知刘北海殉国的消息后,西畴人民举行了数千人参加的追悼大会和游行示威,以纪念烈士的英魂,鼓舞家乡人民前赴后继完成烈士“反对日本侵略,誓死保卫祖国”的未竟事业。
(施树恒)
(编辑:唐雪娇 排版:向传帅 责编:郑泽娅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