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普者黑,高原上一颗璀璨明珠
发布时间:2020-12-03 16:32:17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河湖,作为文山州生态绿色名片的普者黑湖,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导向,保护优先、适度开发、高品质、可持续发展,开展推进保护治理,经过长期以来的保护与治理,普者黑湖逐渐成为滇东南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普者黑湖为高原淡水湖,是丘北各族人民的“母亲湖”。位于文山州丘北县境内。拥有世间罕见、中国独一无二的喀斯特山水田园风光,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普者黑彝语音译“盛满鱼虾的河塘”,蕴含着生态与保护的发展理念,随处可见一幅“安全生态、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美丽画面,现已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喀斯特湿地公园。
孤峰星罗棋布,溶洞千姿百态,湖泊相连贯通。普者黑湖水域面积15.8平方公里,水域岸线125.6公里,平均水深2.3米,蓄水量3800万立方米。置身其中,碧波荡漾、荷花潋滟、候鸟翩跹、游人欢畅。
湖畔有万亩荷花、万亩葡萄、千亩桃园、百亩蓝莓、千亩玫瑰园,到处呈现出生态绿色的喜人景象,沿湖村寨仙人洞村获“2019中国最美乡村”暨“中国最美乡村示范村”殊荣;2020年普者黑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为了做到“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和谐水文化、有效水管理”,普者黑湖的保护与治理从未停歇,一直在路上。
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州委书记童志云任普者黑湖州级湖长,县委书记秦文波任县级湖长,沿湖5乡(镇)、6村委会均由党委书记任乡村湖长。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系统建设、统筹推进,打响了意义深远的“母亲湖保卫战”。
持续抓保护,守好绿水青山
开展植绿护绿行动,实施景区和村庄绿化工程,推进实施人工造林工程,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强化河湖岸线管控,组建了一支419名护河员的队伍,负责河湖库渠的日常巡查和保洁维护。
有效遏制群众向河湖乱堆乱倒垃圾以及在河湖岸线乱占乱建。实施水源地隔离保护,深入开展“清四乱”专项整治,关闭畜禽养殖场12家,整改21家,划定普者黑湖管理保护范围,依法严厉查处违规乱占乱建、非法捕杀水生动物和破坏水域生态行为。累计拆除“两违”建筑222间4万平方米,复垦土地32.8亩;拆除围湖养殖鱼塘埂19道,退塘还湖1204亩。将普者黑湖保护列入村规民约,保护理念深入人心,广泛共识。
持续抓治理,提升承载能力
先后投入资金近10亿元,实施治理了普者黑湖滨带300亩、入湖河口湿地3682亩、水源涵养林1000亩、植树造林288亩、退田还湖1.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24亩,高效节水灌溉4.3万亩,建成污水处理厂3座,污水处理设施6套,日处理规模达6000立方米。
合理布局食用玫瑰、木本水果、蚕桑等产业,并申报政府专债项目3万亩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大力推广生物技术和节水农业,开展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努力将普者黑及景区周边乡镇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产业示范园,实现农旅一体化。
持续抓建设,建设美丽河湖
以5A景区创建为契机,大力推动普者黑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游游憩地建设,着力构建普者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
结合休闲娱乐、观赏游憩、文化交流打造普者黑湖岸线生态休闲亲水空间。实施“象鼻岭”古水利工程保护与修复,建成普者黑湿地宣教中心,优化、亮化、美化沿湖绿化带,开展入湖河道综合治理,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乡村田园河湖风光。
开工建设51个普者黑湖邻水村寨供水管网建设,统筹从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等方面对普者黑进行系统治理,保障普者黑湖水质。
普者黑湖保护治理的全面深入开展,让普者黑天更蓝、水更清,科学化、系统化和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
今后,普者黑湖的保护治理将继续咬定青山不放松,积极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努力把普者黑湖打造成为生态之湖、景观之湖、人文之湖,进一步加快推进以普者黑湖保护治理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把普者黑湖打造成为文山、乃至云南名副其实的美丽河湖。
(丘北融媒体记者 舒启晶 朱智)
(编辑:李云淑 排版:龙俊贤 审核:梁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