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游文山,《中国旅游报》推荐这两条非遗线路

发布时间:2025-11-03 16:36:41  

10月30日

《中国旅游报》刊文

《跟着非遗游云南 探手艺 觅美食 赏风景》

报道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的

10条非遗特色旅游线路

这10条线路覆盖云南9个州市

是自然景观

民俗文化与非遗体验的精心融合

穿行其间真正触摸到云南文化的根与魂

其中

文山两条线路入选

详情如下↓↓

多彩民族情·普者黑非遗之旅

在丘北的非遗大舞台上,花灯戏(丘北花灯)、壮族弄娅歪、壮族虫壳双管巴乌、苗族芦笙舞、苗族铜簧横笛、弦子舞、彝族羊皮鼓舞、撒尼民歌、竹响篾、撒尼大三胡、瑶族阴剑舞、白族霸王鞭舞、脚恋舞,这些传统的歌、舞、乐等非遗项目得到了充分展示。该线路展现汉、壮、苗、彝等7个世居民族共创的绚丽文化,游客可沉浸式体验多样的非遗歌舞与技艺。

走进锦屏镇高枧槽村的兴朝陶瓷工艺品作坊,能近距离接触传承四代的丘北陶瓷制作技艺,不仅可选购陶瓷手工艺品,还能亲手体验壮族土陶制作的乐趣。阿诺白族村寨是白族文化的活载体,这里有融合民俗、信仰与歌舞的太平节、子孙会、花神节,还有《墙头记》《荷包的故事》等传统与现代花灯戏轮番上演。在仙人洞村,可沉浸式感受彝族撒尼文化,从“花房”“情人房”民俗,到木雕、石刻、刺绣等手艺,丰富多彩,更能参与热闹的花脸节,在摔跤、山歌与弦子舞中狂欢。

石别壮族村寨藏着原始的人文风情,142座百年吊脚楼依山坡而建,非遗舞蹈“龙阳歪”作为壮族民间舞蹈的“活化石”,以独特魅力展现壮族文化底蕴。民源坊非遗工坊是多元民族技艺的聚集地,不仅能见识彝族、壮族、苗族等风格各异的民族服饰,还能了解银器制作、火草纺织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更打造出“锦云源”现代民族服装品牌。官寨乡向阳村的水竹纸伞制作工坊,传承260余年的技艺让纸伞兼具实用与浪漫,承载着岁月记忆。来到舍得草场,在“小香格里拉”般的风光里,可观看弦子舞,聆听粗犷悠远的牧歌,体验滑草场、跑马场等特色文化项目。

坡芽情歌·富宁非遗探索之旅

富宁的红色旅游与非遗体验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条独特的旅游线路。富宁也是多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库,拥有坡芽情歌、壮剧和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以及陇端节、跳宫节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展现了壮、汉、苗、瑶、彝、仡佬等民族的独特风情和艺术才华。在这里,游客可以近距离接触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体验民族服饰的精美、铜鼓舞的激情、壮剧的深沉,感受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

木央镇藏着富宁非遗的鲜活密码,在木香村可沉浸式体验彝族服饰技艺,游客能在传承人指导下参与刺绣、蜡染制作,还可选购特色刺绣产品;在大坪上寨则能观赏在文山壮族、彝族民众中流传广泛的铜鼓舞。去归朝老街三寨,这里是壮族稻作文化的宝库,村子由老街、长沙、登冒3个村小组组成,这里有稻作文化传习馆,游客可参观稻作文明遗存。感受归朝老街三寨的壮戏、山歌,他们诞生于清初,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目前镇内仍保留10支农民业余壮戏班。游客可在归朝老街三寨观看浓缩版壮剧,参观壮族刺绣作品,体验壮族刺绣技艺。

剥隘镇罗氏老醋坊非遗工坊传承着300多年的壮族古法七醋酿造技艺,采用手工精制的剥隘七醋享有“壮乡一绝”的美誉,游客可在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罗永常的带领下深度体验七醋制作全过程。而坡芽村作为坡芽情歌发源地、壮族文化传承基地,游客能欣赏原生态坡芽情歌,探秘“图载歌书”的坡芽歌书——这部由81个图画符号记录在土布上的爱情民歌集,被赞为“骆越族群原生自创的图画文字,壮乡儿女天籁欢歌的情爱密码”,游客还可参与绘制坡芽符号,体验壮族日常生活民风民俗的浪漫与醇厚。

点击查看全部路线

(来源:《中国旅游报》、云南网)

(编辑:周秋 美编:陆军 二审:侯佑琴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