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为群众铺筑“健康基石”——文山州“十三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综述
发布时间:2021-05-28 18:19:17
2018年11月18日,麻栗坡县组织开展健康扶贫政策宣讲。(韦堂荣摄)
每年为65岁以老人进行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实施健康扶贫政策,让建档立卡贫困患者看病不愁;全面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跟踪管理慢性病患者的健康……“十三五”以来,文山州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和人口素质明显提升。卫生健康事业的快速发展,为群众铺筑了“健康基石”。
长期以来,文山州一直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深入推进。“十三五”期间,通过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和运行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建立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基本不出县、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基本不出州、康复回基层”的目标。通过完善与公立医院功能定位相适应的绩效评价体系等措施,全州已初步建立权责清晰、管理科学、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我州各级公立医疗机构合理配备优先使用基本药物,保障临床基本用药需求。全部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和医用耗材加成,按规定(除中药饮片外)实行零差率销售。同时,加快医联体建设步伐。州、县(市)两级相继出台了《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州人民医院、州中医医院分别与各县级医院签订医疗联合协议,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基层医疗技术水平提升。8县(市)建立了县域医联体,覆盖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已成立专科联盟15个,建立远程医疗点11个。
2017年12月底投入使用的州人民医院
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十三五”期间,全州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医疗卫生领域投入,卫生健康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2016年以来,全州累计投资49.18亿元,实施卫生健康建设项目281个,竣工226个。建成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1个,省级重点专科58个,州级重点专科31个,优质护理病区277个,州级质量控制中心9个,慢性病管理中心63个、心脑血管救治站36个,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建设实现全覆盖、85%的村卫生室能开展中医药服务。卫生健康人员总数从1.99万人增加至2.99万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从1.13人、1.78人增加至1.52人、2.86人,与全省平均水平进一步缩小。
2019年,文山州开展卫生下乡活动服务基层群众。
公共卫生服务和疾病防控体系快速发展。“十三五”期间,我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标准提高至74元,服务内容增加至31项,0至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持续推进。血液安全有效保障,全州已实现连续13年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全州人均预期寿命从72.55岁提高到74.25岁,与全国、全省的差距逐步缩小。全面落实“关爱妇女儿童健康行动计划”。通过制定《文山州母婴安全行动计划》《文山州高危孕产妇管理办法》《文山州危急孕产妇抢救应急预案》等政策措施,全州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实现较大幅度下降,接近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积极建设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是云南省“两个救治中心”全覆盖的4个州市之一;2019年,文山市妇幼保健院通过省级“二甲妇幼保健院”验收,是全省第一家通过验收的县级“二甲妇幼保健院”。疾病防控工作持续稳定。传染病发病率较“十二五”末明显下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各类疫情平稳可控。其中,2018年、2019年结核病防控工作在全省排名第一;全州已连续18年无鼠疫、22年无霍乱疫情发生,保持登革热疫情零发生,提前实现国家消除疟疾的指标;富宁、麻栗坡、西畴、广南4个县已达到省级消除麻风病危害指标,实现麻风病防治工作“零”的突破。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物资储备、应急演练和技能竞赛,全州卫生应急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2017年,我州科学高效处置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无病例死亡、无疫情扩散,得到国家和省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2020年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各项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艾滋病防治取得实效。制定《文山州第四轮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实施方案(2016—2020年)》,围绕“一下降、两消除、3个90%”工作目标,进一步健全防艾工作长效机制。全州防艾工作取得重大突破,2019年,文山州被省级认定为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地区。2020年,全州顺利实现艾滋病防治“3个90%”和消除母婴传播工作目标,持续保持无输血传播状态。
每年开展业务技能竞赛
“救护车一响,一年猪白养。小病拖、大病扛、重病等着见阎王。”这是过去农民群众怕生病、怕看病的真实写照。现如今有了城乡居民医保、健康扶贫政策的保障,贫困农民群众看病不再担忧。“十三五”期间,我州健康扶贫工作成效显著。按照“两不愁三保障”要求,文山州制定出台一系列健康扶贫政策文件,认真开展健康扶贫工作,全州因病致贫返贫人口减少3.6万户、覆盖15.18万人。完善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机制,做好医疗救助与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制度的衔接,全州贫困人口在县域内住院自费比例控制在10%以内,县域内就诊率达90%以上。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全州8县(市)均建有1所二级综合医院,104个乡镇(街道)均建有1所标准化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除部分乡镇卫生院所在地外,每个行政村均建有1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全州共建有标准化村卫生室829所;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将常驻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家庭医生签约对象,四类慢病患者实现“应签尽签”,患大病的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实现“应治尽治”,救治覆盖率达99%以上;全州定点医疗机构设立健康扶贫“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全面执行即时结算和“先诊疗后付费”服务,贫困群众看病就医有效保障。
医养结合工作稳步推进。“十三五”以来,我州大力支持发展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在州人民医院、州中医医院、德惠老年病医院开展安宁疗护试点工作;推动医院与老年病医院、养老机构的转诊与合作,老年健康服务事业进一步发展。在州人民医院、州中医医院开设老年病科,8县(市)医院均为老年人和计生特殊困难家庭开通预约就诊“绿色通道”。“新家庭计划——家庭发展能力建设”国家级试点在西畴县扎实开展。
开展中医治疗——三伏贴
人民健康水平和素养明显提高。“十三五”以来,我州持续推进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计划,着力改善健康生活环境。加强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大力开展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和灭“四害”病媒生物防制、卫生县城(城市)创建工作。全州已实现省级卫生县城(城市)全覆盖,成功创建省级卫生乡镇34个,省级卫生村548个。加强对职业病、放射卫生、饮用水水质和食品等健康相关因素监测,减少健康危害,全州城乡生活饮用水监测覆盖率达100%。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逐步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加快发展健康体检、咨询、保险服务,丰富健康服务资源供给能力,深入挖掘“互联网+健康服务”潜力,推行医疗保障、健康管理等智慧医疗便民惠民服务,促进健康服务与信息化产业良性协调发展。
2018年9月9日卫生防疫人员深入灾区安置点开展消毒消杀工作。(王廷万摄)
“十三五”,文山州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取得丰硕的成果,“十四五”规划蓝图已绘制。文山州将按照新规划、新目标继续创造卫生健康领域的新辉煌,为全州人民谋健康福利。
(记者:张清 通讯员:梁光辉)
(编辑:曾炜炜 排版:尹颖 审核:梁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