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清廉故事天天讲丨一代楷模
发布时间:2025-08-12 10:55:46
成语,作为中华语言文化的瑰宝,寥寥数字便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动人的故事。即日起,“清廉故事天天讲”栏目正式上线!每日为您讲述一则与清廉相关的成语小故事,在简短的文字中,带您穿越时空,感受古人坚守正道、拒腐防变的精神力量。快来一同开启这场清廉文化之旅吧!
今天学习“一代楷模”。
《旧唐书·李靖传》:“公能识达大体,深足可嘉。朕今非直成公雅志,欲以公为一代楷模。”
李靖,隋末至初唐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隋朝末年,隋炀帝穷兵黩武,百姓身陷水深火热之中,全国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当时在山西马邑任地方官的李靖辗转来到太原,帮助唐高祖李渊统一天下。
后来唐太宗李世民即位,李靖由刑部尚书调任兵部尚书。当时西北的少数民族势力经常袭扰边境,抢劫牛马,屠杀百姓,成为唐朝的边患。唐太宗平定天下之后,立即任命李靖率兵北征,彻底解除西北边疆的威胁。尔后,李靖为平定边患,经常统兵在外,大小百余战,立下赫赫战功。
李靖看到天下基本平定,觉得自己是员武将,在朝廷已经不会有太大作为,决定辞去职务,告老还乡。一次,唐太宗派李靖到各地察访民情,李靖推辞说:“我年龄有些老了,只怕辜负陛下的信任,还是派别人去更好些。”李靖回到家把他的想法详细写进了奏章,呈送给唐太宗。
唐太宗看了李靖的奏章,觉得措辞十分得体,态度非常恳切,内心很感动,便同意他辞官。第二天,唐太宗派中书侍郎向李靖传达其旨意,说:“我看从古至今,做了大官而能知足的人太少了,不论聪明的人或庸俗的人,差不多都不能自知。有些人本来没什么才能,还留恋权势,不肯辞官,还有人生病,根本不能办事,仍然占据高位。我同意你辞官,不仅成全你的志向,更重要的是想把你树为一代楷模,让人们学习。”
“不可欲者非是我物,不可留藏。”少一分权欲,便多一分静心;少一分占有,便多一分自在。保持平常心,学会知足,从知足中体味工作和生活的乐趣,人生才会收获更多美好!
(来源:《成语里的廉洁故事》)
(编辑:唐雪娇 美编:冯明兰 二审:刘虹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