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清廉故事天天讲丨沆瀣一气

发布时间:2025-08-13 10:54:32  

【开栏语】

成语,作为中华语言文化的瑰宝,寥寥数字便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动人的故事。即日起,“清廉故事天天讲”栏目正式上线!每日为您讲述一则与清廉相关的成语小故事,在简短的文字中,带您穿越时空,感受古人坚守正道、拒腐防变的精神力量。快来一同开启这场清廉文化之旅吧!


今天学习“沆瀣一气”。

出处

《南部新书》:“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榜,谈(谭)者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唐代盛行科举制度,当时的读书人都争着参加科举考试,考中了就能做官。

崔沆是唐僖宗年间的官员,官至礼部侍郎。唐乾符二年(875年),京城长安举行一次规模很大的考试,崔沆担任主考官,许多读书人都来到长安应考。考生中有个人名叫崔瀣,颇有才学。主考官崔沆连日批阅考卷,批到崔瀣的卷子,大为赞赏,连声叫好。发榜那天,许多人围榜观看,有的还高声地念着名单。突然,有个人向身旁的崔瀣连声道喜,原来崔瀣榜上有名,考中了。

按当时规矩,科举考试及第的人,都算是主考官的“门生”。崔瀣不免要以门生的身份,前去拜谒“恩师”崔沆。

真是巧得很,主考官叫崔沆,门生叫崔瀣,这“沆瀣”二字,本意是指夜间的水汽、雾露,如今刚好在两人的名字上合到一块,实在难得。一时间,许多人聚在崔府门前,看个热闹。人们津津乐道,爱凑趣的人便把这两个字合在一起编成两句话:“座主门生,沆瀣一气。”意思是,他们师生两人像是夜间的水汽、雾露连在一起。本来这是一句玩笑话,并不含贬义,崔沆、崔瀣也不存在营私舞弊的情况,不过崔瀣高中后很快就得到很好的官职,遭到他人质疑,于是便用“沆瀣一气”的说法暗指他们俩有私人关系。渐渐地,“沆瀣一气”也从一句玩笑话变成了一个含贬义的成语。

点评

臭味相投、沆瀣一气易让友情“变味”,也往往滋生腐败。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明辨是非、谨慎交友,做到交往有原则、有界限、有规矩,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建立清爽干净的人际关系,做良好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的引领者、营造者、维护者。

(来源:《成语里的廉洁故事》)

(编辑:唐雪娇 美编:冯明兰 二审:刘虹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