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建州60年来马关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辉煌
发布时间:2018-02-09 11:45:27 来源:文山新闻网
文网讯 建州60年来,历届马关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艰苦创业、砥砺奋进,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创下了举世瞩目的非凡业绩,书写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精彩篇章。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县域经济持续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县生产总值从1958年的0.25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86.44亿元,增长347倍,1996-2017年年均增长12.7%。第一、二、三产业结构比由1958年的79.6:4.4:16.0调整为2017年的21.8:40.0:38.2。经济结构趋于优化,第一产业比重大幅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国民经济增长由传统产业带动转为由二、三产业协同拉动,第二、三产业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农业生产跨越发展。2017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1.49亿元,较1958年增长180倍,年均增长9.2%。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8.98亿元,较1958年增长95倍,年均增长8.0%。粮食产量持续增长。2017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17.96万吨,较1958年增长2.5倍,年均增长2.2%;畜牧业稳定发展。2017年,全县肉类总产量5.52万吨,较1958年增长263倍,年均增长9.9%。
工业生产突飞猛进。“十一五”以来,年产10万吨锌60吨铟冶炼一期工程、年产采矿210万吨、日选矿8000吨等重点工业项目相继投产见效,年产10万吨锌60吨铟冶炼技改项目主体工程完工,建成水电站30座,装机容量33.36万千瓦。工业已成为马关县经济的主导产业,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劳动就业的重要领域和推动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2017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97.16亿元,较1958年增长2296倍,年均增长13.9%。
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1958-2017年,全县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6.5亿元,年投资规模不断扩大。2017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8.09亿元,较1958年增长7325倍,年均增长16.3%。
城乡市场繁荣活跃。2017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58年0.06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37.52亿元,累计增长653倍,年均增长11.6%。
居民生活明显改善。2017年,全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27922元,较1978年增长27倍,年均增长9.0%;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9171元,较1978年增长203倍,年均增长14.6%。
财政、金融大幅增长。1958年,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有0.02亿元,经过60年的发展, 2007年突破1亿元,达1.5亿元。进入新世纪以来,财政收入连续跨越新台阶, 2017年,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05亿元,较1958年增长351倍,年均增长10.5%。2017年,全县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03.51亿元、61.49亿元,较1958年分别增长6160倍、1168倍,年均分别增长15.9%、14.1%。
教育文化卫生全面进步。1958年全县有学校167所,2017年增加到196所,在校学生由1958年的19649人增加到6103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由1958年的56.42%提高到99.64%,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由1978年的67.8%提高到82.7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由1958年的0.87%提高到76.3%。文化、广播电视事业蓬勃发展,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推进,创作推出以民族舞剧《顶家女儿》为代表的一批文艺精品,苗族“闹兜阳”、壮族“阿峨版画”进入省级非遗名录,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由1995年的19.81%、68.0%提高到2017年的99.81%和99.13%。卫生事业健康发展。2017年,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21个(不含村卫生室),较1958年增加了15个。医疗卫生机构实有病床数1509张,拥有卫生技术员1358人,其中职业(助理)医师达380人。
(杨志美)
(编辑 李正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