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砚山县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民营企业显成效
发布时间:2018-07-20 11:02:04 来源:文山新闻网
文网讯 今年以来,砚山县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稳定、公平、 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截至2018年2季度,全县共有民营企业18691户(含个体户),从业人员43021人;注册资金101.59亿元,上缴税金1.36亿元。
砚山县认真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促进民间投资、降低实体企业成本、改善民营经济发展法治环境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细化责任,打通抓落实中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增强非公有制企业的政策获得感。建立领导干部联系民营企业制度,确保县委常委,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县政 协领导班子成员每人挂钩联系 2 户以上民营企业,每年到联系企业调研 2 次以上,督促落实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每年召开 1—2 次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参加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代表座谈会。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县政协的重要会议邀请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代表参加。县委、县政府委托县工商联每年开展1 次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落实情况第三方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落实不力、执行不到位的予以通报、约谈、问责。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大力推行“六个一”要求,即企业开办时间再减一半,项目审批时间再砍一半,政务服务一网办通,企业和群众办事力争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在全县推开“证照分离”改革,重点是照后减证,各类证能减尽减、能合则合,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大幅缩短商标注册周期。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再压减一半。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使更多事项在网上办理。加快政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打通信息孤岛,清理群众和企业办事的各类证明,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继续放权减权,尽可能削减微观领域管理事务和具体审批事项,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努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为市场主体添活力,为人民群众增便利。
2017年,全县共有民营企业18170户(含个体户),从业人员41475人,增速19.3%;民营经济增加值实现68.39亿元,占GDP比重56.3%,增速8.8%,注册资金96亿元。目前,全县拥有成长型中小企业18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入园的16家电子产品加工企业为科技型企业;拥有云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2家,云南省农产品深加工科技型企业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家;拥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6家。
(特约记者吴成林)
(编辑:刘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