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畅享文山丨深山古树茶飘香——带你探寻文山古树茶

发布时间:2023-05-21 11:02:52  

5月21日是“国际茶日”

茶文化

是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璀璨瑰宝

是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

云南省文山州

自然条件优越

许多植物在这里蓬勃生长

其中就包括古茶树

据史料记载,中国西南部是茶的起源和传播中心地带,云南是茶树种质资源的核心区域,云南古茶树资源主要分布在普洱、西双版纳、临沧、文山等11个地州市,而文山州古茶树资源主要分布在麻栗坡、广南、马关、西畴等县。

据统计,云南全省共有古茶园/古茶山126个,其中文山拥有的数量最多,有28个;全省的野生茶树群落数量为88个,分布在文山的有24个。

这些茶树经过岁月的沉淀

形成了独特的生命力和美感

也为大家带来了无尽的茶香

麻栗坡——古树茶纳入了“国礼目录”

今年4月22日至23日,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中共麻栗坡县委、麻栗坡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老山国际春茶节”在麻栗坡县举行。外交部部长助理华春莹在开幕式上发表的视频致辞:

麻栗坡古树茶进入“国礼名录”,已赠联合国安理会成员!

麻栗坡县海拔高差大,立体气候明显,是中国三大生物多样性的核心部位和生物多样性富集的生态绿洲,也是野生茶叶和人工茶园的最适生长区。境内现尚存大量野生种和栽培种古茶树,古茶树资源主要分布在下金厂乡、猛硐乡、天保乡、八布乡、大坪镇、麻栗镇、董干镇等,分布面积约3万余亩,共计40余万株。古茶树资源树龄以200年至500年为多,也有上千年的野生种古茶树,都保护得很好。

麻栗坡古树茶

猛硐乡坝子行政村大塘、垮土、下垮土、老南坪共四个村小组片区的古树茶被称为茶坪山古树茶园,作为麻栗坡县境内最大、最连片的古树茶园,茶园合计2000余亩,茶园内共有百年以上古树植株6000余棵,茶园纵横的沟壑,舒展的枝丫见证着它们古老的踪迹。

在天保镇天保行政村黄瓜录村的草果坡,1200余米的海拔之上,群山掩映之间,一棵翠绿茵茵的古树茶静静伫立。据当地村民辈辈相传,该树树龄已超3700岁,树围2.13米,高15.7米,当地村民把它奉为古树茶“茶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分布在麻栗坡县的古茶树树龄在千年的有1000多棵。

麻栗坡茶王

由于特殊的光温水热孕育,麻栗坡县境内茶叶芽头肥壮、嫩绿、色彩光亮润泽,香气浓郁,富含蜜味花香、蔗香、豆香、板栗香、泥土香等多种芳香味,具有姿色厚道、回甘味好、嫩香持久、内含物丰富等特点。其中,老山古树茶鲜叶高香高鲜的特点适宜制作高品质的普洱生茶、白茶、绿茶、红茶。茶品具有“花香蜜韵、汤甜水柔”的优异品质特征。

西畴——白毛茶茶王树树龄超800年


西畴古茶树资源丰富多样,现已探明分布面达12000余亩,主要分布于法斗、新街、莲花塘等乡镇,目前共发现28个群落42个代表性植株,树龄260—800年不等。光影错落,虬枝盘旋,这些饱含风霜的古茶树在这里世代生长,有迄今为止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发现的最大白毛茶王树,树龄超过800年。

白毛茶茶王

白毛茶王树高12.3米、树幅9.6米×9.5米、树围2.36米,就生长在西畴坪寨古茶区的密林里。据专家考证,云南是茶树的起源中心,这株古茶树曾记载于《中国古茶树》《云南茶树种质资源》《文山茶叶》等茶学专著,可见它名气之大,年纪之古老。

西畴古树茶

就西畴县坪寨古茶山茶区而言,拥有自然留存的秃房茶、厚轴茶、广西茶、白毛茶、普洱茶5个种。世界上共有35个茶种,在一片茶山上拥有5个原生种、占世界茶种的七分之一,这一现象在国内也是十分罕见、绝无仅有的。

西畴古树茶

西畴虽是石漠山乡,但也是滇东南大叶茶的原生地之一。截至目前,全县古茶树分布面积达9600余亩,有古茶树31万余株,是云南古茶树资源分布较多的地区。

西畴古树茶滋味甘醇,汤色黄绿明亮,香气清高,叶底肥厚完整,有光泽,受到了广大茶叶爱好者的垂青。省茶学专家多次到当地考察调研,采取实物样进行化验分析,得出结论,茶叶中茶多酚、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含量较多,茶叶香气、汤色、滋味、口感较为独特。其中,“白毛茶王树”具有“花香木韵”的古茶特点。

马关——独一无二的灌木型野生茶

据《马关县志》记载:1981—1984年,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和云南茶叶研究所对云南茶树资源进行考察,在马关县境内老君山、古林箐等地,发现了不少古树茶,属茶叶新品种,经鉴定,命名为“马关茶”。马关目前全县共有古树茶6.8万株,马关县古野茶树主要分布在古林箐、夹寒箐、南捞等乡镇,数古林箐原始森林最多。古野茶树是常年生长在原始森林高山云雾中的一种原生态、有机环保的野生茶树。古林箐境内的古野茶树群落,是茶树原产地、茶树驯化和规模种植发源地的“活化石”,也是未来茶业发展的重要种质资源库。

马关古树茶

在平均海拔1600米的古林箐乡原始森林中,孕育着许多知名和不知名的动植物,在3000多亩的土地上,分布着19000多棵灌木型野生古茶树。马关县古林箐古树茶,是全国独一无二的灌木型野生茶,主要生长在古林箐卡上村1500米左右的原始森林中。古茶树分布在茶马古道两边,树龄几百至上千年,是珍稀的古茶树资源。为有效保护古林箐乡古茶园,2014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在古林箐乡瓢厂村成立了古林箐古茶树(园)研发中心,重点对古树茶价值进行研究和开发,实现古树茶园保护、产品开发、市场销售一体化发展。

古林箐古树茶

古林箐古树茶属“白金茶”(又称“碎米茶”),传统冲泡型茶叶,具有叶大肉肥、汤色青翠、香高味醇、经久耐泡、滋味醇爽的品质,无强烈的苦涩味,原始生态,适合长期饮用。

广南县——“四乡多产野茶”


广南古树茶

广南县境内分布有野生茶树,是茶的起源地之一。《广南府志》记载:(1825年)在底黑(圩)寨旁,距九龙山40余里,其地产茶味绝美。(注:“黑”是“圩”的当地民族读音)1940年,底圩乡平圩小组杨声福请木匠制作四方饼茶、八角饼茶压制模型,正面印有“福、禄、寿、喜”字样,背面的有“广南底圩杨声福制造”字样,又在昆明正义路设“福庆号”商号销售。

广南古树茶

《广南县志》记载清朝后期广南茶叶生产情况:“茶树原有者与新种者合计共二万余株,均为本地种,四乡多产野茶,但不如底圩等处所产者味美。以底圩所产为多,近已陆续添种,种茶人约三四十户,年出产茶二千余斤,销本地、富县、丘北、广西西林、隆林、百色等处”。

(综合自新华网、云报客户端、云南信息报、文山新闻网、西畴县融媒体中心、麻栗坡县融媒体中心、马关县融媒体中心、古林箐乡党政办、通讯员:何光耀)

策划:资云波

文案综合:郭韦 吕静

编辑:刘虹  排版:张振飞  二审:关韦伟  终审:资云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