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陈彦吉:甘把青春献扶贫
发布时间:2019-09-27 09:16:05 阅读 8376
2019年,是文山市脱贫摘帽年。为顺利完成这一目标任务,来自中央、省、州、市行政事业和企业单位的一大批驻村工作队员奋战在扶贫一线,一心为着群众的增收、为着农村的发展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在文山大地写下了一曲曲动人的扶贫之歌,云南文山铝业有限公司派出的工作队员陈彦吉,便是其中的一例。
最长78天不曾双休
陈彦吉是昆明市寻甸县人,2016年5月被云南文山铝业有限公司派出投入文山市脱贫攻坚工作时只有25岁。他被派驻马塘镇法克村委会担任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至今已超过3年。今年7月,当文山市脱贫攻坚战场上又一轮战士“换房”之际,有许多人向组织提供各种佐证材料,证明自己不适宜驻村,而他却默默地又一次选择留下。
“不脱贫,不离岗。”他以郑重的选择和忘我的工作,兑现着诺言。为了将工作做得更好,陈彦吉常常牺牲自己有限的休息时间,最长78天不曾休过双休或节假日。在许多村民因他而受益的时候,他的父母亲相继生病住院做手术,而他只花了很少的时间去看了一眼。
着眼细处解决群众实际困难
法克村委会有9个自然村692户3406人,其中,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1户589人。从进驻法克的那一刻起,陈彦吉心里就明白,要想获得群众的支持,就必须获得群众的信任。于是,他在走访中,始终注重着眼细处了解各家各户的实际困难,并力所能及地帮助群众解决困难。
白吾舍村有个档卡户叫戚加喜,他与妻子因车祸而残疾,他们的大女儿天生右臂残疾。为帮助戚加喜缓解家庭困难,陈彦吉不知跑了多少次,新买的爱车不知碰了多少回。在马塘镇政府领导的引荐下,陈彦吉跑了马塘卫生院、文山市医院,还在“轻松筹”发布戚加喜家的情况,通过微信发动全镇干部职工、网友捐款。通过努力,共筹集捐款近10万元,帮助戚加喜女儿到解放军昆明总医院顺利完成手术。目前,戚加喜夫妻俩也在马塘镇卫生院顺利完成手术。
持续增收助农持续发展
陈彦吉知道,脱贫攻坚工作说到底,就是要解决群众持续增收的问题,只有持续增收,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两不愁三保障”,并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为帮助群众实现稳定增收,陈彦吉想尽了一切办法,帮助全村劳动力联系协调工作,先后累计协调安排132人就业。
他痴村的黄忠文家有7口人,5个孩子中,一人上大学,一人上高中,其余3人上小学。为减轻父母负担,当时正准备上大学的大儿子心生辍学念头,想出去打工供几个弟弟妹妹读书。得知情况后,陈彦吉多次家访,成功劝说黄忠文大儿子继续深造。与此同时,陈彦吉又帮助黄忠文夫妇在铝业公司协调了两个工作岗位,并帮助他们解决住宿、生活等问题,让这个家庭每月都获得约5000元左右的收入,保证了孩子们继续读书。
法克村委会各自然村除了种植玉米、水稻、辣椒等传统农作物和养鸡、鸭、猪、牛等家禽外,小法克村有些人家懂得制香,一周有几百块钱收入。陈彦吉经多方考察后,向公司争取资金20万元在小花庄种植血橙300亩,力图通过这一“短平快”项目帮助群众增收。
2018年,村里决定发展毛驴养殖,以合作社带动群众养殖毛驴。为使项目落地,陈彦吉积极联系养殖厂组织群众参观学习,拟方案、做科研、报项目,回公司争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在镇村两级和工作队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养殖场手续已经完善,正在进行地坪建设,预计今年底建成并引进毛驴进行养殖。
贴心的“管家”公正的“裁判”
2018年7月的一天中午,云南文山铝业职工下班从车间奔向食堂,看到陈彦吉带着本单位职工突击队,在帮助群众销售农产品。涉及32户群众、整整3皮卡车的李子和梨,被职工们短短几十分钟就抢购一空。陈彦吉和同事一边称、一边卖、一边记录,谁家的东西卖了多少钱,记得一清二楚,并一笔一笔送到群众手中。
住在高处的132户群众忘不了,是陈队长帮他们送来储水桶,解决了吃水难的问题;涉及28起纠纷的村民忘不了,是陈队长的努力劝说使他们握手言和;贫困户忘不了,是陈队长组织送来了2600多件御寒的冬衣;法克小学的孩子们忘不了,是陈队长带来了支教的老师打开了他们的视野,还帮他们实现了一个个微心愿;小花庄的群众忘不了,是陈队长的四处奔走募集,帮他们建起了有500余册实用图书的图书室。陈彦吉会给各阶段的工作要求开出“处方”,会深入群众家中指导打扫卫生,还带着工作队、突击队的队员们奋战在自然村公共卫生整治的现场……
公平公正是赢得群众支持的法宝之一。法克村在启动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时就明确,将进行庭院卫生清洁户评比,对评选出来的人家,颁发锦旗和奖品。今年9月2日,岔河村档卡户高廷福家和非档卡户代成林家,经检查评比获得“庭院卫生清洁户”的荣誉,驻村工作队给两户人家送来了锦旗和电饭煲。各村启动环境整治不到半个月,大部分家庭的环境卫生得到根本好转。
干群融合一家亲
法克群众真情演绎的许多画面,常常感动着陈彦吉,成为他坚守和奋进的动力。贫困群众会把家里的老面条和仅有的一块烟熏肉拿出来给他吃;他的脚受伤时,村民会割来自家栽的芦荟帮他敷伤口;夜里群众会散会时,村民们都要看着他安全离开了,才肯散去……
拆旧复垦、危房改造、环境整治,纠纷调处、临时救助、群众增收……只有在一项项工作任务攻克或是稍有起色之后,陈彦吉才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因为没能尽好一个儿子的孝道,或是因为没能更多地照顾一下怀孕的妻子,而感到些许的遗憾。
(李华)
(编辑 骆丽)
(审核 李正红)

滇公网安备 53262102000180 号
文山评议
我为文山“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
关爱企业 服务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