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四味猛药"治疗腻脚乡贫困代际传递
发布时间:2019-10-15 10:28:35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
教育扶贫是贫困地区脱贫治本之策
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
更是实现稳定脱贫的前提条件!
今年以来,丘北县腻脚乡以"补教育短板、强教育基础、促教育公平"为主要目标,采取多种形式、整合各类资源,将教育扶贫工作落细落小,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贫困家庭的内在动力和可持续力。
办学条件上求"全",加教育扶贫力度。
针对辖区内11所中小学校的基础办学条件,腻脚乡在发挥自身潜力的同时,充分借助外力,着重在学校标准化建设、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经费投入管理上做文章,推动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不断改善教学环境,着力破解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升学压力大等问题,实现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就近入学。截至目前,全乡11所中小学校20条底线要求均已达标,校舍建设总面积达3.1681万㎡,体育场地面积达2.9763万㎡,绿化总面积达1.2444万㎡,共有在校生4923人,教师277人,学校规划合理,设备达标,办学水平逐年提高。
资助政策上求"实",增教育扶贫温度。
高度重视资助政策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把学生资助作为助推有学龄子女贫困家庭稳定脱贫、高质量脱贫的重要手段,严格落实1080名不同阶段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校生的助学金,努力减轻贫困家庭教育支出压力,破解贫困家庭子女上学经济问题,提高贫困家庭升学信心。由各中小学校牵头,定期开展贫困学生信息比对,为精准投放资助资金提供强有力的依据。强化资助育人理念,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身心发展、品质培养、学业等方面给予更多关怀和帮助,确保其全面发展。同时,严格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近三年来,共有9391名学生享受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经费751.28万元,6946名学生享受家庭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746.07万元。
控辍保学上求"严",拓教育扶贫深度。
紧盯"一个也不能少"的目标,严格执行学籍管理、辍学通报、结对帮扶、宣传劝返等制度,督促工作人员实地对辍学的适龄儿童进行走访,详细了解辍学学生的家庭状况,积极协商解决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中所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以做好控辍保学销号清零及稳控工作为重点,利用街天赶集的有利时机,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当面讲解等方式向社会各界宣传控辍保学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为真正让辍学学生掌握一技之能,由乡政府牵头组织开展了3期职业教育培训,培训专题因地制宜,既覆盖了法律法规熟知、计算机操作等基础知识,也涵盖了万寿菊、夏秋蔬菜、三七种植等技能知识,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劝得回、留得住、学得好"的目标。截至目前,全乡小学入学率达100%、初中毛入学率达99.23%。
教学模式上求"新",延教育扶贫长度。
在义教均衡发展中,腻脚乡把"互联网+教育"作为教学创新提质的关键举措,截至目前,10所小学配备多媒体教室87个,计算机教室10个,配置学生计算机347台,百兆光纤接入班级数达100个;中学22个教学班均安装了"班班通"多媒体教学设备,并接入100M光纤。"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模式,促使教学模式发生了变革,多媒体形式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增强了课堂互动,彻底消除了传统教学模式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确保农村学生也能"走进"名师名校课堂。同时,在各学校设立篮球足球、民族舞蹈、乐器演奏等兴趣小组,用好用活音、体、美、科学等功能室,着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让学生接受完整、系统、良好的教育。
下一步,腻脚乡将重点在巩固控辍保学、落实资助政策、规范办学行为、提高教育质量上做文章,努力打好教育扶贫"组合拳",实现教育资源的均等化,让稳定脱贫、长期脱贫后继之力。
(龙廷进)
(编辑 刘梅)
(排版 骆丽)
(审核 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