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广南牡宜遗址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发布时间:2019-10-17 10:13:35   阅读 21761  

文网讯  10月16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公布了国务院核定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确定的762处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50处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的项目。其中,云南省新增3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广南县牡宜遗址上榜。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了考古遗址、建筑遗产、教育遗产、工业遗产、农业遗产、水利遗产、军事遗产、铁路文物等。从类型看,包括古遗址167处,古墓葬30处,古建筑280处,石窟寺及石刻39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34处,其他12处。  

附:云南省新增3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云南网 记者 毕芃)

小链接:

广南牡宜遗址

牡宜遗址位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黑支果乡牡宜和阿章村委会所在的坝区及周边区域,为两汉时期“句町文化”大型遗址。

“句町”是《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记载和“滇”同时期的部族,也是汉王朝在云南继封“滇王”之后的第二个王,在西南夷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2007年抢救性清理的木椁墓和2011年发掘的4座墓葬出土了铜鼓、龙虎纹金带扣等大批重要器物。

考古发现结合史料记载,证明以广南县黑支果乡牡宜坝区为中心约5平方公里的牡宜遗址是汉代句町王族的活动遗存。为全面了解句町文化的面貌、空间分布以及发展脉络等问题,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设立了《句町文化的初步研究》课题,针对牡宜遗址的考古调勘、发掘和研究是此课题的主要内容之一。近年来随着农村社会的发展,遗址内诸多遗存都面临农田建设、农村住房建设等的破坏。通过调勘、发掘以及多学科介入研究,弄清该遗址各种类型遗存的范围、空间分布关系,以及文化面貌,将为划定各种遗存的保护范围、提升保护级别、制定保护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使该遗址能够长期得以保护和研究。

考古调勘表明该遗址面积大,功能分区明显,整个遗址分作11个区域,包括6个墓葬区、4个居住区和1个冶炼区。

(来源: 云南考古)

(编辑 刘梅)

(审核 资云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