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三年来文山州累计为妇女提供岗位226206个
发布时间:2019-10-21 09:28:34 阅读 7786
谁说女子不如男 自强不息靠实干
——我州多举措推进妇女创业就业显成效
壮家姑娘何爱参加央视直播节目推介文山壮族美食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近年来,我州人社部门始终高度重视文山妇女创业就业工作,结合就业优先战略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要求,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拓宽妇女就业渠道、开展创业培训、落实创业贷款政策、强化创业孵化载体建设、举办创业竞赛活动,助推全州妇女创业就业,并取得显著成效。
“能来上海工作,云嫂培训帮了大忙!”
“现在就想在上海好好工作,多学一些东西,多考几个证书,以后想转行也多一个选择!”谈到在上海的工作与生活,20岁的小姑娘黄让侃侃而谈,丝毫没有刚毕业时的胆怯,言谈间多了一份自信与从容。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作为建档立卡户,对黄让而言,贫困让她更加成熟和独立,如何改变现状无时不在她脑海中盘旋。2018年7月,刚刚从文山州卫生学校护理专业毕业的黄让,恰好遇到文山州与上海合作推出沪文劳务协作“云嫂”培训项目,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她报名参加了培训班,并经网络面试,获得上海新东苑快乐家园护理院聘用,专门负责老年人护理工作,单位提供食宿,每个月工资4000元。就这样,黄让肩负着父母的期待,背上行囊、揣着梦想,在人社部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坐客车、上高铁、乘飞机,开始了她的上海务工生涯。
从西南边陲的广南县旧莫乡猫街村到“东方明珠”上海、从农村到大都市,让她感到既新鲜又陌生,既兴奋又担忧:“刚刚毕业,什么也不太懂,过来这边,技术不够好,也不知道这边老年人习惯喜好,每天都过得小心翼翼!”如今,在上海上班已经一年多了,黄让也慢慢适应了大都市的生活。
黄让是文山州人社强化妇女就业技能培训的一个缩影,是上海—文山劳务协作“云嫂”项目的首批236名学员之一,该项目是深化上海—文山劳务协作项目落地见效的具体实践,也是推动文山州农村劳动力有组织转移、推动精准脱贫目标实现的重要抓手。近三年来,文山州根据妇女自身特点,合理规划技能培训工种,组织开展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755期,共培训妇女1.7万余人,其中家政服务、母婴护理、养老护理培训班5期11个班533人,培训后就业率达60%以上。
“创业贷款,助我一臂之力!”
“能有今天的事业,当初8万元的无息创业贷款帮我很大的忙,助了我一臂之力。”想起八年前自己出来创业,现在已拥有文山市七花家政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和文山市闻赢博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两家企业的李文云感慨颇多。
初中毕业后,李文云只身来到文山城,最先在三七药厂上班,觉得朝九晚五地上班下班,生活没有激情与自由,年轻的李文云希望换一种活法。于是她辞掉工作,选择了当时文山城还比较陌生的家政服务行业,从做学徒开始,走上了家政服务之路。古话说:纵有良田千顷,不如薄技在身。“做这一行很辛苦,需要细心,更需要耐心!”她凭着一份刻苦一份执着,虚心学习,努力钻研,在实践中慢慢掌握家政服务技能、了解文山家政服务市场。此时,她已不再满足于替别人打工,准备自己创业,干一番事业。
万事开头难,尤其是对缺少创业启动资金的李文云来说,更是难上加难。正在一筹莫展、不知如何解决创业资金问题的时候,在与朋友闲聊中,她得知人社部门有创业贷款政策,于是报名参加创业培训,准备相关申报材料,很快就拿到了8万元的无息创业贷款。李文云不无感触地说:“创业贷款解了我燃眉之急,帮了我大忙,让我渡过了难关!”启动资金有了着落,她立即着手创办家政服务公司,这对她来说是轻车熟路,公司很快进入了正轨,并根据市场发展又成立物业管理公司,目前两个公司营业额在300万元左右,带动20多人就业。
为解决创业资金难问题,文山州人社部门充分发挥创业贷款鼓励创业促进就业作用,将其作为解决州内妇女创业促进就业的有力抓手,形成贷款扶持创业促进就业部门联动机制,有力地促进全州妇女创业就业工作的发展。近三年来,全州共发放创业贷款69456万元,扶持6932名妇女,带动吸呐21628人就业。
“创业大赛,是个好平台!”
“我从小就喜欢我们壮族的美食,把它带到文山创业创新大赛,是一次锻炼、宣传的机会,也开拓了我的视野!”聊到自己的创业之路,壮家姑娘何爱自信溢于言表。2017年9月16日,何爱在文山州“云岭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中获二等奖;2018年6月18日,何爱带着她的粽子登上中央电视台《又逢艾香时》端午晚会;2019年6月9日,又上了央视新闻频道直播节目。
这位丘北县双龙营镇的壮族姑娘可以说是文山民族特色美食的网红,2016年7月在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毕业后,她与同学共同创办了小学、初中培训班,同时加入农村淘宝,随后成立了丘北耕喽食品有限公司,开发销售壮族粽子、花米饭,今年上半年公司营业额已超400万元,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对于发展,何爱信心十足,她高兴地说:“目前正在修建食品加工厂,扩大生产规模,希望能够借着电商平台和外边的资源,把文山的特色产品进行包装销售,让更多的人品尝到我们壮族的美食!”
文山州人社部门积极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浓厚氛围,举办“创业兴州、梦想起航”创业大赛、文山州首届“云岭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文山州“青年梦·赢未来”大学生创业大赛等,设立专项资金给予奖励,涌现出一批女性创业之星,进一步营造妇女创业氛围。2016年,大学生创业项目27个,其中女大学生16个;2017年,大学生创业项目29个,其中女大学生12个;2018年,大学生创业项目50个,其中女大学生18个。
同时,不断强化创业孵化载体建设,优化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到2018年末,全州共创建各类创业平台13个,其中省级创业园4个、省级众创空间3个、省级校园创业平台4个、省级社会投资机构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个、州级创业园1个。争取到省级创业平台建设补助资金940万元,州级配套平台建设补助资金94万元,累计吸引903个创业项目入驻,已孵化出园企业430户,孵化成功企业351户,孵化成功率81.63%,带动4687人就业,其中妇女2466人。
拓宽妇女就业渠道
我州人社部门结合就业扶贫工作实际,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对就业困难人员进行安置就业,每人每月按云南省最低工资标准给予岗位补贴,全州公益性岗位共安排就业困难妇女842人。按照“按需设岗、以岗定员、总量控制、属地管理”的原则,在全州962个行政村(社区)开发乡村保洁员、护路员等乡村公共服务岗位,托底安置“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并按每人每年6000元的标准给予岗位补贴。截至今年6月底,全州共开发乡村公共服务岗位安置农村劳动力就业2.08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2.03万人,累计支付岗位补贴8448万元。为加强公益岗位管理,州人社部门研究出台《文山州开发乡村公共服务岗位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实施方案》,明确通过整合沪文劳务协作资金、就业补助资金和县(市)涉农整合资金。州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局副局长杨镇操表示:“下一步,各级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将强化乡村公共服务岗位人员管理,对不属于‘三无人员’的安置对象进行清理,最大限度发挥就业扶贫资金效益,确保安置规模总体稳定。”
结合重要活动和节日点,积极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活动,开展各类现场招聘会,拓宽妇女就业途径。三年来,举办各类招聘会196场,累计为妇女提供岗位226206个,5000余名妇女实现就业。
(韦乃岸)
(编辑 骆丽)
(审核 李正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