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云南日报》报道西畴:荒山石海披上“希望绿装”

发布时间:2025-11-05 11:16:37  

11月5日

《云南日报》刊文

《西畴县以林下经济为抓手推动绿色变革

——荒山石海披上“希望绿装”》

报道数十年来

一场以林下经济为抓手的绿色变革

正在西畴县的千山万壑间上演

推动这片土地实现

从石漠荒山到绿水青山

再到“金山银山”的转变

详情如下↓↓

沐浴着阳光,石山秃岭间新绿舒展。八角林下,三七、重楼悄然生长,板蓝根随风轻摇,为曾经贫瘠的土地披上希望的绿装。数十年来,一场以林下经济为抓手的绿色变革,正在西畴县的千山万壑间上演,推动这片土地实现从石漠荒山到绿水青山再到“金山银山”的转变。

西畴县曾长期受石漠化困扰,山区面积占全县面积的99.9%,喀斯特地貌占比超七成,人均耕地仅0.78亩,群众一度在石缝间艰难求生,部分地区甚至被认为是“基本失去人类生存条件的地方”。“春种一大片,秋收一小箩”是曾经的真实写照。

面对困境,西畴人没有退缩。1985年,当地提出“用30年时间绿化西畴大地”的目标。从此,炸石造地的炮声在山间回荡,封山育林的树苗在石缝中扎根,坡改梯的汗水在土地上挥洒……西畴人民用双手向石漠化发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攻坚战。

柏林乡是西畴县发展林下经济的缩影。柏林乡三板桥村委会上粗糠村70多岁的村民斯其顺从小种植草果,见证了从“靠天吃饭”到科学管护的转变。“过去种下就不管,收成靠人背马驮。现在大家定期清理杂草、修剪果枝,收购车开到家门口,收成翻了几番。”斯其顺种植了30亩草果,年收入约5万元,他告诉记者,“砍弱枝保收成”等经验已成为村民的共识。

柏林乡积极赴外省学习先进经验,推动林下经济提质增效。以板蓝根为例,根茎入药、花叶制茶,叶子提取的蓝靛更是能出口国外的染料。“几乎所有彩色布料都离不开蓝靛,种植板蓝根前景广阔。”柏林乡人大主席杨兴勇介绍,计划今年全乡发展种植1000亩,三年内规模达到5000亩。

莲花塘乡的八角林药香弥漫,这里已成为标准化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100余亩八角林挺拔茂盛,林下则种植了三七、重楼等名贵中药材。“八角树的遮阴和湿度,为三七提供了绝佳生长环境。”云南星香苗林生物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明杰道出立体种植的生态智慧。2024年,当地创新采取国资公司、村集体经济、企业、农户合作模式,对5000亩八角林实施改造,通过林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为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基地月用工量达1000人次,预计2025年总用工量达10万人次,发放工资120万元。通过以工代训,基地培养专业种植队伍,并为周边群众提供技术支持和产品收购服务,带动多户村民种植黄精、三七、重楼,形成示范带动、全域发展的良性循环。

目前,西畴县已发展林下经济1.6万余亩,2024年全县林下种植综合产值达1.16亿元。从石漠到绿洲,从“穷山恶水”到“绿色银行”,西畴人民不断用行动诠释着“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箴言。

(《云南日报》记者: 李彤)

(编辑:周秋 美编:陆军 二审:侯佑琴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