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丘北:一线工作法把主题教育做到群众中去

发布时间:2019-12-10 15:57:24   阅读 6477  

主题教育是新时代的一场大考,

人民出题目,党员做文章,

如何提交一份满意"答卷",获得"答卷人"的青睐,

必须要"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着力解决群众"揪心事""烦心事"和"操心事",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州委第六巡回指导组采用一线工作法,俯下身子,真正与丘北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倾听群众意见,了解群众诉求,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60216ab254b8e829031aa4839e909d0a.png

一线工作法究竟有啥好处呢?

好处多着呢!

提升村容村貌

助推脱贫攻坚

……

下面这些例子就是最好的答案↓↓↓


  坚持"一线"思维  "群众会上"研对策  

  为真正沉到一线察民意、找不足、办实事,第六巡回指导组利用晚上群众在家的时机,到部分村组召开群众会,向党员群众宣讲党的新思想新理论、各类扶贫惠农政策,开展"自强、诚信、感恩"教育,让党的方针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通过"面对面"座谈交流的方式,向群众征求在主题教育、脱贫攻坚等方面的短板和弱项,能当下解决的,立行立改。

  "这次是真的干净了",说起腻脚乡龙树脚村的人居环境提升,农村党员胡家保连声称好。在群众会上,巡回指导组组长李魁同志指出,改变村容村貌,提升人居环境是助力如期脱贫摘帽、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副"添加剂",党支部必须要紧盯"脏、乱、差"的短板,从大处布局、从细处入手,内外兼修、标本兼治,推动环境整治工作由点到线、由村到户整体提升。要多方联动、群策群力,共同搞好人居环境整治的"大合唱",村小组干部和共产党员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带头巩固本村组的环境整治成效;各位群众要主动参与、投工投劳,自觉履行"门前三包",变人居环境提升为自己的行动自觉,实现"盆景"变"风景",从"一片美"迈向"全域美"。


  采取"一线"举措  "板凳家访"办实事  

  巡回指导组在调查研究工作中,注重了解群众的痛点、倾听群众的心声,在倾听民情、收集民意过程中实地感受群众的"急难愁",切实在把基层一线存在的问题摸清楚、搞透彻,摸准群众诉求,把准群众需求脉搏。

  在遍访洗马塘村,巡回指导组与建档立卡贫困户马映章促膝长谈,分析致贫原因,寻找稳定脱贫、长久脱贫路径。当了解到丘北县阿大鲁雪莲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为该村的党员舒跃文时,指导组立即向其了解合作社运转模式,在了解到"合作社主要的业务就是组织收购和销售社员种植的雪莲果,为社员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并定期开展种植技术培训和市场信息服务"的情况后,指导组随即动员将马映章户吸纳为社员,大力发展雪莲果产业。成为社员后,马映章总是乐呵呵的说道:"现在我成为了社员,雪莲果的销路就不愁,并且价格还高于市场价,年底还有一定的分红,明年我将种植30余亩,让稳定增收成为常态"。


  运用"一线"解决   "真听实看"解难题  

  在参加牛屎坡党支部的主题党日时,州委第六巡回指导组指出,各位党员同志要扎实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深刻检视查摆自身在党员意识、担当作为、服务群众、遵规守纪、作用发挥等方面的差距和不足,全面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要突出党支部的组织力和政治功能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治理工作中的"头雁作用",确保"讲话有人听、活动有人来、干事有人跟"。同时,巡回指导组还"点对点"指导村民小组制定和完善了《村规民约》,把群众不积极参与脱贫攻坚、不主动产业发展、乱搭乱建、滥办酒席等难点问题写入村规民约,教育群众自觉遵守,提高群众自我约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切实培育和营造了良好的乡风和民风。

(龙廷进)

编辑:刘 梅

排版:罗 钢

审核:资云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