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想看少数民族语电影?这个愿望可以实现
发布时间:2019-12-19 11:41:29 阅读 7014
少数民族群众日常生活都用民族语言交流
对一般的电影看不懂
而想看本民族电影更难
现在这些难题在文山已经不存在了
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工程是党和国家实施的一项重大文化惠民工程,是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保障农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我州自实行数字化电影放映以来,放映少数民族语电影3万多场。
文山州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数的一半多,许多少数民族群众习惯用民族语言交流,农民看电影难,少数民族群众看本民族电影更难。为解决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群众看电影难的问题,我州从1979年就开始了民族语电影译制工作:1979年,开始涂磁录音和现场译配工作;1982年,首次使用乐效声带和苗语对白声带译制合成彩色故事影片,译制了苗语影片《路漫漫》;2004年,成立了“文山州电影事业管理中心”“文山州民族语电影译制中心”和“文山州2131工程农村电影放映管理站”;2012年进入数字化以来,共译制了436部影片。
我州民语电影译制能力日益增强,目前有2个专业录音棚和1个5.1声道混录棚,购置了先进的录音设备,面向社会招聘译制技术员和配音演员。2018年共译制壮、苗、瑶语电影40部,圆满完成全年译制任务,在全省的民语电影译制工作考核中名列全省第一。今年,省下达我州的译制工作任务为46部影片,已全部通过省级审核,部分影片在北京终审通过。同时,民语电影译制质量有所提高,译制作品获多种奖项。其中,苗语故事片《捍卫者》获得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2018年“声音制作优秀作品奖”电影译制片类三等奖;苗语科教片《建设美丽乡村》荣获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2019年“声音制作优秀作品奖”电影译制片类三等奖;壮语《建设美丽乡村》、苗语《建设美丽乡村》获2019年度云南省“声音制作优秀作品奖”民语译制片类一等奖。这些优秀影片的译制,创新了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形式,丰富了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内容。
(记者 李云淑)
编辑:李霄文
排版:罗 钢
审核: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