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脱贫攻坚,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是关键

发布时间:2019-12-20 17:12:36   阅读 18096  

近日,富宁县田蓬镇1名贫困户为多要2吨水泥,当众辱骂扶贫干部的新闻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经权威核实,该名贫困户已经享受了危房改造、新农合政府补贴、边疆补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多项扶贫政策,已经达到了"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标准,但仍不满足,企图通过缠闹获得更多的补助,严重扰乱了扶贫工作的程序,也寒了扶贫干部的心。

当前正是如期脱贫摘帽的关键时期,各级都在把资源和力量向扶贫工作聚集、聚焦、聚合,但部分群众习惯了"等靠要"、把自己当作"局外人"、主观上不想摘掉"穷帽"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从而出现了"扶贫干部在干、贫困群众在看"的尴尬局面。内生动力不足已成为如期脱贫、长久脱贫"最后一百米"顺利推进的最大障碍,健全外部多元扶贫与内部自我脱贫的互动机制已势在必行。目前,在脱贫攻坚一线,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主要有四种典型表现:一是好吃懒做"直接要"。"输血式"的扶贫让一些贫困群众患上了帮扶依赖症,一些贫困群众长期处在"蹲在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福利陷阱中,出去打工,嫌离家远;就近务工,又觉得体力活太脏太累,每天就是游手好闲、好吃懒做,一直持着"既靠又要"的观念。有的贫困户不主动思考脱贫途径,只会一味的找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承包帮扶责任人要钱要物,习惯了吃"救济粮",花惯了"便宜钱"。二是无所事事"到处跑"。有的贫困户认为党委政府的支持、干部的帮扶是理所当然,自身不努力谋发展,缺乏自力更生精神,甚至还存在相互攀比的心理,导致有的贫困户到村、到乡、到县反映政策落实不公平,认为自身享受到的扶贫政策还不够多、还不够全,想尽各种办法来索取国家的扶贫政策和扶贫资金。有的一般户隐瞒自己的收入情况,争当"贫困户""哭穷要帽",甚至非法上访,到上级上访部门片面、不根据事实反应问题,经调查核实后,此部分群众生活条件尚可,上访的根本原因就是看见贫困户享受了一系列政策红利后,就得了"红眼病",通过上访"讨说法"。三是事不关己"靠边站"。部分贫困户认为既定的脱贫"时间表"和"任务书"和自己丝毫无关,能不能如期脱贫、稳定脱贫,急的是地方政府,就算自己不主动脱贫、积极脱贫,国家也不会丢下自己不管,所以就出现了"县乡村三级的扶贫干部干得热火朝天,贫困群众却丝毫未动"的现象,比如说,县乡村三级按照"三堆变三园""五净一规范"要求对村内、户内卫生进行清理清扫,但贫困户却是一边站着当观众。四是投机取巧"天天缠"。少部分贫困户自身不履行赡养老人义务,但却鼓动年老体衰、不明事理的老年人到村里、乡上"静坐",吵闹甚至谩骂,周而复始的要补助、要低保,一些贫困户已达到脱贫退出标准,但是拒不退出。在优惠政策向贫困村组倾斜的状况下,部分一般户贪便宜思想比较突出,总是怀有"虽然我不是贫困户,但政策是国家给的,不要白不要"的心理。

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也是脱贫致富的主体,需要在内生动力的激发上做文章,需要扶贫同扶志、扶智紧密结合,把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引导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必须实抓思想发动,让群众真想干。要运用微宣传、微访谈、小品、相声、山歌等群众喜闻乐见形式,把扶贫政策宣传到户到人,切实增强贫困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要注重用身边的典型激励群众,可以组织受县级以上表彰的光荣脱贫户、致富带头人开展巡回宣讲,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唤起贫困群众长久脱贫的希望,让贫困户"坐不住",不等不靠干起来。必须巧抓激励约束,让群众真要干。要把思想扶贫与乡村振兴、文明村寨创建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评选表彰一批思想扶贫文明示范村寨、卫生示范村寨、文明示范户、光荣脱贫户等,真正形成"村村树示范、组组创示范、家家争示范"的生动局面。在激励的同时,约束也要同向发力,把不赡养老人、婚丧喜庆事宜铺张浪费、生产发展"懒散拖"、"等靠要"救济等作为"黑榜"的内容,经过群众会议集中评议后,在村公开栏上进行曝光,真正提高群众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必须善抓教育培训,让群众真会干。针对部分贫困户"智力"不足、技能欠缺、思路不清晰、眼界不开阔等问题,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充分利用乡镇党校、新时代讲习所、"三讲三评"、院坝会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合理开展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送去"充电输氧"课,提升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同时,要全面推行"合作社+党组织+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模式,确保每户贫困家庭至少参与联结1个以上的致富增收项目,让贫困群众在参与中长志长智又增技,变项目输血为自身造血。必须常抓乡村治理,让群众真能干。针对部分贫困户好吃懒做、自由散漫等不良风气,乡村两级要完善村规民约,围绕群众脱贫攻坚不参与、产业发展不主动、乱搭乱建、滥办酒席等难点问题,引导村民将"扶贫不扶懒""破除等靠要"等写入村规民约。要把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勤劳致富作为家风家训的主要内容,通过在门庭、院墙、门头等显眼位置书写悬挂等方式,努力培育和营造良好的乡风和民风。同时,要狠抓村组党务政务村务的公开,及时、全面公开党的惠民政策、扶贫项目实施情况,提高各类政策落实执行的透明度。

(龙廷进)

(编辑 郭韦)

(审核 资云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