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麻栗坡这个村脱贫攻坚做得好,总结呢也好

发布时间:2019-12-24 16:24:19   阅读 65028  

麻栗坡南油新寨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通往美丽乡村的“五条路”

“现在寨子里还有哪些短板?”

“‘两不愁三保障’的短板没有啦,时不时的会有些家长里短的小短板。但可以说,我们村现在是——‘五没’:没超生娃、没危房、没懒汉、没罪犯、没污染。‘五多’:大学生多、老板多、工匠多、当兵的多、工作的多。”

这是12月15日,麻栗坡县麻栗镇南油“老山突击队”人居环境整治交叉检查组来到南油新寨,一名突击队成员和村长蒋子忠的对话。在场人员听了都哈哈笑起来,纷纷向蒋村长竖起来大拇指。

南油新寨,五条创新路,筑就小康梦IMG_20191211_105742.jpg

和谐路上永跟党走

南油新寨,依山傍水,一年四季,鸟语花香。进入村口,会被几块显眼的指路牌所吸引:

通往水田的道路标识是“稻田路”,村民亲切地称为“脱贫路”。

通往养猪场的道路是“桂花路”,村民亲切地称为“致富路”。

通往团结小学的道路标识是“文化路”,村民亲切地称为“文明路”。

通往村委会的道路标识是“环村路”、“观景路”,村民亲切地称为“法治路”。

通往活动室的道路标识是“兴旺路”,村民亲切地称为“和谐路”。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南油新寨38户非档卡户183人、9户已脱贫档卡户34人,其中党员11人(女党员5人),正沿着这五条路,艰苦奋斗,不等不靠,奔向小康!

新寨村民将“爱国爱家乡,听党话,跟党走”写进《村规民约》的第一条款,表达永远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

南油新寨,五条创新路,筑就小康梦IMG_20191211_110446.jpg

脱贫路上不养懒汉

2014年,南油村委会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人员和新寨村组干部、党员代表,和群众代表,严格按照要求,对本村所有农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非建档立卡户)情况进行逐户逐人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分析研判。最终,从47户219人中筛查出8户33人为档卡户。这8户被评为建卡户的消息一传出,有人欢喜有人愁。

有人喜欢,欢喜的是村组干部——村里的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估计能落实和解决了。村妇女主任项元芬说:“现在好啦,他们8户的家庭实际困难终于有政策支持和帮助了,争取让他们尽快尽早脱贫致富,让新寨早日摘下贫困帽子!”

有人愁,愁的是8户档卡户——他们其实不愿意当档卡户。档卡户冯再清说:“我家有吃有穿的,只不过是现在负担重点、收入低点、房子烂点,凭什么让我当贫困户?我家儿子还没有找到媳妇,我担心当上贫困户后,怕没有人愿意嫁过来。”

自从被评上档卡户后,大家肚子里都有一口“怨气”:“我又不是懒汉,我要自力更生,不等不靠。”到2016年,已有6户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增收致富,顺利脱贫出列,剩余2户已在2017年顺利脱贫出列。

2018年,冯光富一家父母因病致贫,大家都非常担心冯光富的负担太重,他却说:“谢谢大家的关心,我还很年轻,我要外出学技术,出路自然有。”

在脱贫路上,新寨村民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们不是懒汉,我们不想当贫困户”的誓言!

南油新寨,五条创新路,筑就小康梦IMG_20191211_111112.jpg

致富路上人人肯干

如今,新寨已脱贫档卡户都小有成就,户户有技能,家家有产业。其中,2户3人以石匠为业,4户7人以建筑砌砖技能为长,1户1人成为买卖猪牛的生意人,1户2人成为在县城常年务工的“城市人”,1户1人成为外出学习技术的技能人。2019年已脱贫户的人均纯收入达14208元。

当然,新寨非档卡户更是不甘示弱:在38户非档卡户183人中,有6户就是在昆明和麻栗坡做钢筋生意的小老板,总资产累计数百万元。15户城里有房,33户累计拥有大车和小轿车35辆。有100余个各类劳动力,其中有30余户46人持有建筑、电焊等技能资格证。4户7人在外经营店铺。

新寨的田地多,村民都有种养殖的良好习惯:

8年前,村里30余户种植的350余亩核桃现在已经封林啦,今年已经正式“修成正果”,开始挂果啦。

新寨村民不会将每一片可利用的土地闲置。一部分村民将公路沿线的土地种上蔬菜瓜果,外销到城区和附近学校,一部分村民将公路沿线之前荒废的土地300余亩,种上橡草,然后以每斤2毛钱的价格卖给南油和潘家坝的养牛大户。

每年到栽种甘蔗的季节,村里30个闲散劳动力集中火力,全力参加新路坡解朝前家栽种500余亩的产业发展中来,以至于外村人一直认为,那500余亩的甘蔗地是新寨村民自家的。

据了解,2019年全村共养殖有猪220余头,牛15头,鸡600余只。可以说,家家户户都有种养殖业。

南油新寨,五条创新路,筑就小康梦IMG_20191211_111317.jpg

文明路上携手共进

村长说的“五多”,即大学生多、老板多、工匠多、当兵的多、工作的多。

根据《新寨2019年贫困对象动态管理贫情分析报告》可知,现在新寨在读大学生有5人。近年来,大学毕业后在外工作的就有12位之多。

如今,村子里的致富带头人多了,自然而然的会带动周围更多的人,这种关键时刻帮一把的良好社会风尚,常被外村人羡慕。因此,如今的新寨村,常被其他村寨的人称为“老板村”。

新寨村民有总一种“比、学、赶、帮、超”的风格,大家“不是比怂,而是比雄”。只要听说那里可以学习技术或是能参加技能培训,大家都会相拥而去。据不完全统计,村里33户累计拥有大车和小轿车35辆,30余户46人持有建筑、电焊等技能资格证。

一人当兵,全家光荣。新寨村民历来都有“舍小家,为大家”的光荣传统。据了解,村里现有3人是“当过兵的人”,目前还有3人正在部队服役。

村里历来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如今新寨村可谓“三百六十行,行行有新寨人”。据初步统计,从新寨走出去从事教师工作的有5人,从事医务工作4人,部队服役3人,公务员1人,记者2人,工程监理1人,创业青年4人,包工头7人,技能熟练工9人,其他系统1人。

“文明路上携手共进”这个理念还在新寨村的村规民约里得以体现。通过村规民约的管理和约束,让新寨村组在通往文明路上更加顺畅、文明。

南油新寨,五条创新路,筑就小康梦IMG_20191211_111519.jpg

法治路上遵规守纪

据村里退休教师林启祥介绍,新寨村的村规民约几十年前就有,只是当时的村规民约主要涉及土地山林等财产性的内容,现在新修订村规民约比较符合当前社会发展,也比较接地气,可操作性较强。

在新寨最新修订的《村规民约》里增加了“饮酒后果自负和必须参加义务工”的规定。

在新寨村民心目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面前没有特权。大家必须要遵规守纪,新寨村民才会更加团结,新寨的明天才会更加美好!

今天的新寨村民正在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建设总体目标迈进!

(李代祥 张应达 杨思仪)

编辑:侯佑琴

排版:曾炜

审核:资云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