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微警务模式",群众感觉很贴心
发布时间:2019-12-30 16:19:41 阅读 20247
"太麻烦这些警官了,还来家里面帮我办身份证,真的是太贴心了。"近日,刚拿到身份证的郎恒边境派出所辖区村民感慨道。
群众感觉到这么贴心,得归功于“微警务模式”
今年以来,文山边境管理支队郎恒边境派出所坚持以"枫桥堡垒 团结旗帜"为工作主线,积极推进警务模式创新发展,推出"1+2+N"(即一名民警加两名辅警加N名群众)的微警务模式,由民警担任辖区村委会党支部副书记,对辖区村委会进行挂钩责任制,努力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在辖区得到全面的落实。
这个模式主要有哪些工作?
据了解,挂钩村委会的民警村官主要负责责任村委会的接处警任务,以及矛盾纠纷的调解工作,对辖区学校每学期开展两次及以上的普法教育和安全防范工作,不仅提升在校师生"知法、学法、懂法、用法"的意识,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校园恶性事件的发生。此外,定期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做相关法律知识的讲解与宣传,并在值班室提供法律咨询的服务,以此来全面提高辖区群众法律意识,将大部分隐患排除在萌芽状态。
同时,民警村官每季度要向挂钩村委会组织一次工作汇报会议,期间,不仅要向村委会及辖区群众汇报本季度的工作情况,更重要的是收集村委会和辖区群众对派出所工作的意见建议,汇总整改后第一时间作出反馈。每周下乡走访调研不得少于一次,深入了解群众所需所求,对于确有困难的群众及时掌握,以便于下一步工作的开展。
今年以来,郎恒边境派出所各民警村官充分发挥"微警务模式"的优势,共参与辖区村委会会议及活动120余次,化解矛盾纠纷30余起,开展法治宣传活动84次,走访辖区群众1.4万余人次。
(樊黎明)
编辑:李霄文
排版:曾炜
审核:李正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