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王晓岚委员:破解高中教育发展短板
发布时间:2020-01-19 10:00:34
针对我州高中教育面临的教师不够、质量不高等问题,州政协委员王晓岚提出了意见、建议。“受招聘机制的限制,我们看中的一些人才经常被其他州市抢走。”王晓岚说,我州高中阶段还需增加教师6000名左右。建议积极争取上级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普及高中攻坚的支持,增加高中教师编制,扩大招聘计划,满足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教师数量的需求。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盘活学校工勤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腾出编制配备专任教师,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在编制不足的情况下招聘编外教师,并与编制内教师实行同工同酬。组建普通高中教育共同体,在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基础上,引进省内外名校品牌、先进管理理念和优秀管理团队等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组建托管型办学联盟,辐射带动我州高中教育内涵发展。实行抱团发展,充分发挥州一中的龙头示范作用,与各县市1至2所高中组建协作型办学联盟。争取上海援助、与省内外优质高中学校合作,采取集中培训、跟岗挂职学习等方式,分批分期将我州高中学校管理人员、专任教师送出去学习,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能力。打破地域限制,实行高中校长公开招聘制,把具有丰富经验、先进理念、创新精神的人才选拔到高中学校担任校长,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据了解,曲靖市近几年通过深化教育改革,健全完善激励机制,教学质量在全省名列前茅。州一中实施教育综合改革以来实行的分配激励机制,对提高全校教育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王晓岚建议,借鉴曲靖等地区的做法,总结推广州一中改革经验,从州到县(市)分别建立教育教学质量激励机制。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对一级完中和二级完中教学质量评价中成绩良好的学校,对高考成绩优良的学校、教师和学生分别给予激励,以此激发学校和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学校建立内部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岗定薪、优教优酬、多劳多得的分配办法,建立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以调动和激励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高。
(记者 徐仕桓)
(编审 李正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