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2019年文山州实现烟农售烟收入13.39亿元
发布时间:2020-02-25 08:55:44 阅读 8143
2019年全州烟草工作实现“六个新突破”
文网讯 近日,记者从全州烟草产业工作推进会上获悉,2019年,面对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农民增收乏力、烟叶生产持续高温干旱的严峻挑战,全州各级各部门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烟草工作会议和省、州烟草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效体现到各项工作落实上,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全州烟草工作实现了“六个新突破”。
圆满完成了100万担烟叶收购目标任务,实现烟农售烟收入13.39亿元、烟叶税2.95亿元;全年销售卷烟10.94万箱,单箱2.89万元,完成销售收入31.56亿元。实现“两烟”税利24.76亿元,同比增加5.16亿元,增幅26.33%,烟草产业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柱地位进一步巩固增强。
全州烟草产业涉及1.66万户烟农、1.58万户卷烟零售户,烟农户均种烟收入达8万元,较好发挥了烟草产业稳就业促增收的支撑作用;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资金1469万元,建成项目1017件,烟区设施条件不断改善;将烟叶计划向贫困地区、贫困烟农倾斜,发展193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烤烟,增加贫困户种烟收入1.3亿元,户均增收6.7万元;加大非烟产业开发,实现多元经营增加农民收入1.46亿元。
牢固树立“绿色生产、降本增效、节能减排”的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理念,积极探索绿色植保、节水灌溉、清洁烘烤、面源污染治理、全程机械化、智能化等新型实用技术,加快职业烟农培育进程,创新烟农合作社组建模式。全州累计推广烟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37万亩,并延伸辐射大农业37万亩,杀虫剂施用量明显减少;回收废旧地膜3400余吨,有机肥施用面积28.4万亩,土壤保育效果显著;推广生物质能源密集烤房2381座,烘烤烟叶10万担,节能减排作用明显;推广膜下小苗移栽25.97万亩,节水效果明显;建立联合创新中心,加大农用机械和实用器具引进、改进、推广、研发力度,机械化降本增效明显。
深入推进烟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烟叶生产全程管控,坚持以质量和信誉深耕市场,全力锻造文山烟叶核心品牌。“2260”高端特色烟叶开发项目持续受到好评,烟草可持续发展项目整县推进顺利,“重九”等高端原料及山东全收全调原料定制化供应得到有效保障;13个国家局基地单元建设成效凸显,荣获全省烟草商业烟叶质量奖第二名,被授予2019年度全省烟草商业“烟叶质量奖”;工业调拨计划较2018年增加5万余担,文山烟叶原料保障能力持续增强;丘北、砚山两县荣获云南省首届“最具影响力烟区”,进一步擦亮了文山烟叶这张响亮的市场名片。
坚持将新一轮烟区规划与“乡村振兴”战略、高原特色农业产业、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等规划衔接,以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为契机,把烤烟产业纳入大农业统筹规划,稳步推进土地流转、促农增收、稳定核心烟区工作,加快推进核心烟区土地长期稳定有序流转,稳定核心烟区、种植规模、风格特色和烟农队伍成效明显,烟草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流转土地18万亩,超额完成年初15万亩的目标任务,突出打造砚山县平远“20万担”核心烟区和丘北县普者黑、树皮两个“10万担”核心烟区,有效盘活了农村土地资源,积极推动了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政府领导、部门联合、多方参与、密切协作”工作机制,州、县、乡“三级联动”打击涉烟违法犯罪工作机制,G80广昆高速、323国道砚山—广南—富宁路段“三点一线”协同查缉机制,跨省区执法协作机制等“四个机制”,和马关、麻栗坡、富宁边境为第一道防线,文山市、西畴为第二道防线,砚山、丘北、广南为第三道防线的“三道监管立体防线”不断创新完善,有效扼守了云南出省入境通道,全州打击涉烟违法犯罪成效显著。
(记者陆志芳)
(编辑 李霄文)
(排版 罗 钢)
(审核 李正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