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电话就是战场,她们是疫情防控的“总客服”
发布时间:2020-03-03 16:52:18 阅读 12702
她们每天打出上百个电话
接听电话无数
她们每天对"推送人员"进行电话核实,并将核实内容快速登记、录入电脑、上报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然后根据分析研判结果精准施策、靶向发力,进而采取留验观察或居家观察、跟踪随访……
来,一起认识一下她们
文网讯 "您好,这里是丘北县疫情防控指挥部……"每天几百次的重复,这样的坚守让人心疼
有这么一群人,她们"受气多"、"赞扬少",她们没有鲜花、没有掌声,她们默默奉献、不被关注,她们坚守在电话这头、倾听着电话那头,她们的任务是与推送人员"煲电话粥"。
她们这个团队,共有4名女性,每天的任务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对"推送人员"进行电话核实,并将核实内容快速登记、录入电脑、上报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然后根据分析研判结果精准施策、靶向发力,进而采取留验观察或居家观察、跟踪随访。
"您好,这里是丘北县疫情防控指挥部,来电是对您进行健康随访,占用您一点时间,请问您贵姓?您是什么时候回家的?现居何处?身体状况如何?"。就这样,她们每天对照"云南健康申报"系统、上级公安和卫健等部门推送的密切接触者和入丘人员逐一进行电话核实。每天打出几百个电话的她们,要对照多个问题逐个进行电话询问登记,目的是对重点区域的入丘人员进行跟踪随访和滚动清零,为科学防控提供数据支撑。
"疫情防控不停歇,电话随访不打烊"就是她们的工作日常。在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隐蔽战线"上,她们电话不离耳,数据不离眼,纸笔不离手,一天百余个电话是工作常态,最多的一天她们打了490个电话,工作看似微不足道,但大家都忙的热火朝天且取得了喜人战果,目前已对5000余名推送人员进行电话摸排和追踪监测。
"推送人员"名单有时早上送达,有时下午四五点或晚上八九点才能收到,当日事、当日办、当日结的她们,为了第一时间能把核实结果上报防控指挥部,忙不得吃饭,来不及喝水,一个多月来每天加班加点守在电话这一头。家里顾不上,孩子多天见不到妈妈。问到她们休息时间,她们笑笑说:"晚上十一点前能回家就是件幸福的事!“
电话的另一头不乏情绪失控者,自说自话者,愤怒指责的,上来就骂的……
对方火气再大,说话再难听,她们依然保持克制,忠实履职,带着理解和尊重拨打和倾听每一个电话。碰到配合的一般人员,算是非常幸运的,只需要二三分钟便询问登记完毕;倘若遇见高危人群,时间会更久、登记会更细。"寻根问底"的电话摸排,难免会有人员对随访工作不理解,认为过于"小题大做",但她们认为:"小题大做不是无理取闹,更不是渲染紧张气氛,它体现的是对疫情的戒备,防疫的重视,疫情不等人,只有把排查工作做足做细,才能把病毒传播控制住,减轻前线压力"。她们最怕遇见的是几秒钟通话的朋友,因为这短短几秒钟,或是埋怨、或是责骂,然后便是不由分说地挂断电话,她们装着满肚子的委屈却还要耐心的再次拨通电话,留下的却是"您好,您所拨打的电话暂时无法接通......"。
一天下来,她们口干舌燥、声音嘶哑、耳朵也嗡嗡作响,但她们却说:"我们不怕累,我们最怕的是不被理解,面对挂断电话和辱骂,特别委屈,但是一想到部门形象、政府公信往往就在这一问一答间,一想到疫情的紧急和防控的责任,如果我们不尽快完成电话随访核实处置,信息就会从我们这个环节断掉,感染风险就会大大增加,也就不委屈了"。
一通通温暖的电话,一次次真挚的问候,看似轻松随意,实则精细入微,虽然声音已经沙哑、胳膊和肩膀如针扎般疼痛,然而,拿起电话的那一刹那,她们永远保持着热情饱满的工作热情,没有一丝的懈怠和疲惫。对她们来说话筒就是武器,每一通电话就是她们的战场,平凡而忙碌的她们,还将继续坚守在电话这头,做好疫情防控的"总客服"。
(李毕)
(编辑 刘梅)
(排版 李霄文)
(审核 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