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战“疫”日记丨我和我的战友们
发布时间:2020-03-09 16:23:53 阅读 16960
文山援鄂医疗队动态时刻牵动着广大七乡儿女的心
你想念ta们了吗?
云南省第六援湖北医疗队队员赵艳琼的这篇日志
一起重新认识ta们:冰镇小火锅、桃子小乖乖、团队110,万能百宝箱、隐形小组长。


胡俊跃,文山市人民医院ICU主治医师,是市医院医疗队里唯一的医生,唯一的男士,对进入病房上班,他是这样回答的:
问:今天进病房累吗?
答:不累。
问:不累?你的衣服都被汗水湿透啦,怎么不累?
答:那是闷的。
问:出那么多汗,体能消耗很大的。
答:没事,回来洗个澡休息一会就好了。
问:病人都好吗?
答:今天查房,大部分病人情况还是好的。
问:你明天上班吗?
答:当然上啊,不去看怎么放心得下!
每一次提问,每一次回答,都是短短几个字,可有谁知道,这短短几个字的背后,他所承担的分量,以及作为一名医生对自己职责就是使命的担当与作为。对于工作,我们就是要这般踏实、认真,且富有爱心。
胡俊跃虽然不苟言笑,可实际上,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暖心大哥,队友群里,他发好吃的、好玩的、时不时来几个冷笑话,逗几个女同胞开心,大家想家时、郁闷时,来到群里,满满的正能量,满满的温暖。慢慢的他有了一个外号:冰镇小火锅,哈哈哈。


王成亚,文山市人民医院ICU护士长,主管护师。团队"110"这个代号用在她身上真是实至名归呀。
第六批医疗队到驻地以后,王成亚被分配在感染管理组,负责指导、监督全医疗队队员的防护服穿脱、门禁管理、驻地消杀、院内感控监督等工作。
门禁管理处:
王成亚:"六部手消"
王成亚:"把口罩丢在医疗垃圾桶"
队员照做
王成亚:"再六步手消"
队员照做
王成亚:"抬脚(喷酒精)"
队员照做
感控组员:"戴口罩"
队员照做
.......
之后全身消杀、测体温、登记一气呵成。
这就是门禁,每天负责对下班医护近70人次进行管理。
感控组的老师们还负责生活区的物表及空气消毒并监督各队员"疫情应对"生活习惯的培养,"老师,你的桌子太脏了""老师,你的方向走反了""老师,这里不可以走"等等,每天都在重复又重复,只为让队员有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及形成良好的"疫情应对"生活习惯。
防护服穿脱流程及院内感染管理的监督自然也是感控组的工作范围,工作多、繁琐、范围广。
队员们一点点小失误都逃不过感控组老师的眼睛,他们是队员安全的监督者、保护者。
因此,感控组老师们有了一个代号"团队110"。


朱云飞,文山市人民医院发热病区护士,主管护师。有丰富的发热病区工作经验以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是几个组员里穿脱防护服最熟练的一个,心态非常好,进入医疗队后被分配在护理组,进病房、护理患者时时冲在前,不怕苦、不怕累,昨天视频聊天,脸上还有深深的口罩勒痕,问她累不累,回答说:"穿着防护服的时候确实很累,可是出来就好啦,你看我现在不是生龙活虎?"
为什么她会有一个万能百宝箱的代号呢?队员需要什么,她都有,毫不吝惜,随时随地伸出援手,是一个贴心、周到的好队友。在病房里,她也从不吝啬,只要队友们需要,无论是生活琐事、知识讲解还是技术操作,她必到位。
"朱老师,41床需要口罩,在哪里?"
"朱老师,昨天这位患者解黑便,请你过来给我确定一下大便的颜色"
"好的,马上到,我们可以把大便用棉签涂在纸上,这样我们就容易辨别了,你看,褐色的"
"朱老师,你过来帮忙看一下为什么患者的身份核对扫码不成功"
……一遍演示队友秒懂。
"朱老师,你能帮忙采一下桡动脉血吗?"
"可以的",一管鲜红的动脉血涌出,穿刺成。
也许你会说,采个桡动脉血有什么难的?但是当你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戴了三层手套,要对一个高度水肿的患者实行此项操作可能就不那么容易了。虽然都是些工作中常遇到事,可她很开心,她说队友们喜欢喊她帮忙,那是对她的认可。她的愿望就是队友们每天顺利完成工作,疫情早点结束,大家一起平安回家!只要心中有所期盼,追求就一直在路上,相信我们一定会迎来风和日丽的艳阳天!


陶云莎,文山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护师。
桃子的老公和小孩远在广东,连出征仪式都没能参加,出征前的最后一眼,也是通过手机视频看的。这些,她一直没透露过,直到出征仪式上大家没看到他的家属才知道。她,用她自己的方式默默坚强着。
桃子,给大家的感觉,话不多,很温柔,很乖,很听这几个哥哥姐姐的话。
穿上防护服,她紧张、害怕,可责任、使命不允许她这样,默默地,她强忍眼眶里的泪水,放慢动作、深呼吸......不适症状慢慢缓解。后来她说:"想到自己的使命,病床上的患者,我就不害怕了,因为我知道,他们需要我。"
下班了,门禁处,我偶尔会看到她小小的疲惫的身影,温顺,但却从骨子里透出那么一股子韧劲,让你不去忽视她,让你不去忽视她这个小小的肩膀可以扛起的天空,小小的内心可以容纳的温暖。
她说:在未来的日子里,她一定会坚强,一定不辱使命,完成任务,平安凯旋。


赵艳琼,文山市人民医院肾病学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队友给她取了个代号叫"隐形小组长",为什么?
出征前,医院领导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把他们照顾好,怎么带去的怎么带回来啊。"说实在的,这个小组长当的有点"失职"。
她曾抱着冲上前线报效祖国的决心,做好穿上防护服繁重工作、"尿裤子"、熬夜甚至感染的心理和体能准备,安顿好家人,义无反顾的踏上了抗疫之路。到达驻地,被分配在医疗队作战指挥室,着实有些失落,"在抗疫一线,每一个岗位都同样重要,都必须有人做。"领导这一句话叩问着她的心门:一个队伍没有分设各功能组之前只是一个集体、一个团队,而各功能组职责明确有效运行之后,它就成为了一个纪律严明、高效、有序的机构。到达武汉驻地,赵艳琼被分配到医疗队作战指挥室,在医疗队领队李伟等几位领导的带领下负责指挥室一系列文件接收、发放、整理及党建事务,只有吃饭及睡觉时是在房间的,其余时间,指挥室的电脑前、台灯下、队友们的照片后都有她......默默地、努力地做着大家看不到、甚至感知不到的事情。
对于她的队友的关心,也是那么默默地:哪一个上班了没有、吃饭了没有,甚至在不在休息,她都全面地从感控组、后勤组、护理组的工作报告里了解到了。队友们都睡下之后,忙了一天工作的她打开队友们的微信群,慢慢"爬完楼",队友们的生活状况、思想动态也了解了一番,她知道队友们工作状态很好、心情不错、身体很好之后,才会安稳的睡下;若发现哪一位队友有需求或思想波动,就得计划着第二天抽个时间解决。
这就是"隐形小组长"赵艳琼。
(赵艳琼)
(编辑 刘梅)
(排版 罗钢)
(审核 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