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消费扶贫,看看“砚山经验”
发布时间:2020-03-12 10:31:24 阅读 16541
"电商平台拓宽了我们刺绣产品的销路,每年都会增加一些新客户。2018年销出2万多件,去年大大小小的作品卖了4万多件,总的收入达到了500多万元。绣娘们在家就可以挣到钱,积极性越来越高了。"巾帼女带头人王陆芬对新冠肺炎疫情结束后的发展之路充满着希望和热情。
电商,是砚山县农副产品走出砚山、走向世界的一个全新平台,是砚山县突破消费瓶颈、打破消费壁垒的一个缩影,更是砚山县深入推进消费扶贫助力脱贫攻坚的积极实践。长期以来,久有"三七之乡"美誉的砚山县,"藏在深山人未识"一直是砚山优质特色农副产品和民族特色工艺品的一大痛点。如何将优质商品蔬菜、辣椒、林果和规模养殖的畜禽产品推向全国?如何进一步擦亮玛瑙、刺绣、弦子和土陶这四张属于砚山本土的"特色文化名片"?都是当地党委政府在脱贫攻坚过程中,不断思考和积极努力的方向。
积极推进“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建成并运营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物流中心、11个乡(镇)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站和43个村级服务点,设立超市扶贫产品专柜3个,吸引150名青年返乡创业。据统计,截至目前,砚山县共有活跃电商647家,其中:服务型电商485家,实物型电商162家。2019年实现网络零售额5.51亿元,2020年1月实现网络零售额822.9万元。
鼓励各级工会到砚山县开展工会活动,同等条件下优先购买带贫益贫效果明显的企业(合作社)产品,2019年以来,"阿香猪"、软籽石榴、山茶油等农副产品通过工会"以购代捐"实现销售额738万余元。今年2月,全面开启"农产品认筹"模式,将带贫益贫效果明显的企业(合作社)已进入产果期的5000亩示范基地软籽石榴纳入"农产品认筹"范围,倡议干部群众进行认购,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社会人士通过消费扶贫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和知名度,让企业和农户吃下"定心丸"。
近年来,对口帮扶砚山县的上海市静安区、中国兵装集团、文山学院等单位纷纷发挥各自优势,"直供模式"开展农产品对口消费帮扶,并通过订单销售、参加商会展会等形式不断为砚山推荐优质农产品,帮助砚山打破农产品"产、供、销"壁垒,促进产品变商品,帮助农户增产又增收。
(钱光汉、彭显波)
(编辑 郭韦)
(排版 罗钢)
(审核 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