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民族团结看文山】最美的“遇见”!全国主流媒体聚焦丘北

发布时间:2020-04-19 20:41:35  

文网讯  4月15日,以“‘壮乡和韵·苗岭欢歌’——探寻民族团结进步的‘文山样本’”为主题的全国媒体深度体验行采访团深入丘北采访报道。

说起普者黑,小桥、流水、人家总是被联系在一起。高原水乡、梦里圣地,如诗如画。一步一景,一景一诗的诗意盎然的画卷让人沉醉着迷。水光潋滟之上,小桥,小舟,鸭群,两岸是泥墙黄瓦的撒尼人家,万般唯美。在普者黑,一场醉人的梦里水乡风情,绝对是一场最美的“遇见”。

然而这里除了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还有让人沉醉着迷的民族风情。

山是普者黑的“神”,水是普者黑的“魂”,人是普者黑的“根”。以水相连,鸡犬相闻,比邻而居的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在普者黑早已形成了一幅幅和谐的唯美画卷。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饮食习俗、特色民居、传统服饰、民间工艺品、婚丧习俗、民族歌舞和节庆活动,创造了各民族绚丽多彩的民族民族文化。在丘北,彝族“花脸节”“火把节”、苗族“花山节”、壮族“祭龙节”、僰人“跳乐”、辣椒节等节庆活动精彩纷呈。依托丰富多彩的民族节庆活动,把民族团结作为丘北对外宣传的一张靓丽名片,积极挖掘整理民族文化资源,把民族文化融入旅游业发展中,既提升了民族文化品牌,又丰富了旅游产品。

山水田园风光、民族风情和民族文化的完美结合,突出了普者黑旅游文化的亮点,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融合,彰显了普者黑景区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纯朴的民风民俗和厚重的民族文化为普者黑旅游文化的兴起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普者黑景区还把民族团结内容纳入了旅游行业的培训,导游讲解员在讲解中融入民族团结内容,穿插民族团结故事,让远方的客人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共筑中华一家亲。

随着旅游开发的持续深入,景区内的各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幅度改善,生活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目前,普者黑旅游业已成为促进丘北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产业,示范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景区旅游直接从业人员5000余人。以前,村民坐等游客来,现在,不仅很多民居改造升级,还引进电子商务,借助网络销售客房,也挖掘民族文化、制作旅游纪念品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观光产业,实现传统旅游经济向品牌旅游经济的转型升级。

旅游,给各族群众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随着游客的不断涌入,各民族群众的思想观念打开了,已经彻底改变了这个曾经贫穷的民族聚居区。人们的“口袋鼓了”、“精神富了”。日子好了,不但解决了各族群众自身脱贫致富问题,而且为周边贫困群众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拓宽了增收渠道,也为丘北县进一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实施旅游精准脱贫提供了宝贵经验。

目前,普者黑景区已成为“滇东南喀斯特山水文化旅游区”中的重要品牌景区及文山州旅游业发展的龙头,旅游业的发展在促进地方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17年,普者黑景区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第五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记者 张继庄)

(编辑 李正红)

(审核 资云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