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多产业融合发展,砚山打造了烟区综合体!

发布时间:2020-04-21 10:15:19   阅读 12543  

文网讯 近年来,砚山县整合各种资源要素,充分发挥农业生产资源优势, 以合作社为平台,建设以烟为主、产业配套、多产业融合的烟区产业综合体, 将烤烟产业主动融入当地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规划,全面改善烟区条件,努力实现烟叶增效、烟农增收,全力助力脱贫攻坚。

连日来,在砚山县平远镇木瓜铺村的烟区种植基地里,烟农李江正在抢抓时令,忙着烤烟大田移栽。除了40亩烤烟外,今年他还种植了20多亩马铃薯,预计收入十多万元,还种植了娃娃菜10亩,预计收入十万元左右。

李江的产业越做越大,得益于他2013年加入了木瓜铺烤烟服务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将基本烟田与其他作物种植规划融合起来,以烟为主、多元增收、共同发展的优势烟区产业发展新模式,确保了土地流转后烟区稳定、烟田稳定、烟农稳定、烟叶质量特色稳定、烟叶市场稳定,带动烤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效促进烟农持续增收。

李江说:“ 加入合作社以来带动我们栽烤烟、马铃薯,还有娃娃菜等。买肥料也是便宜,一吨要便宜50到100元,比市场价都还要低,我们农民更加划算。有合作社销售也不愁了,也有技术人员来教我们栽,服务还是好的。”

砚山县木瓜铺村烤烟服务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世魁说:“马铃薯今年我们已经试种了100余亩,产值可观,每亩8000千到9000元的收益。蔬菜也是种了200余亩,特别是娃娃菜亩产在一万元左右。我们是带领老百姓想方设法把这些产业引进来。蚕桑土地流转五千余亩,现在也正在投入使用,我们也聘用了建档立卡户作为工人,他们的收入一个月在两千到两千八百(元)间。另外,贫困户入股的有130户,每年可分红4000(元)。”

在合作社的另一头,生物质颗粒加工厂内机器轰鸣,废弃木料等经过机器加工后成了生物质颗粒燃料,主要用于烤烟烘烤燃料,工厂年产量能达2万吨。为了促进烟农多渠道增收,按照“自主品牌、共建渠道、产业融合”的工作思路,该合作社在以烤烟产业为主导的基础上,建设卷烟体验店、农资直营店,积极探索“一体三园”,养猪厂、有机肥生产厂、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厂和蚕茧烘干厂陆续投入生产。合作社作为全州烟农增收试点,于2013年4月注册成立,并逐步发展壮大,提高了合作社服务效能。2019年烟农户均多元化创收2.5万元。2020年开展土地流转1200余亩。服务种烟农户2432户,种烟面积5万多亩。现有存栏生猪568头,有机肥年产量达2万吨,建设5千亩桑树基地,真正实现了烟农收入多元化。

杨世魁说“我们的每头小猪以比市场价优惠的价格卖给烟农养,颗粒燃料以每吨少市场价少50元的价格卖给我们的烟农,有机肥比市场价优惠50到100元卖给老百姓,都是为了提高老百姓的收入。”

近年来, 砚山县积极利用烟区种植区域,以行政村为单位,集中优质土地资源,在坚持以烤烟为主导的前提下,利用烟草基本设施、基本烟田等建立了以烟为主,多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综合体。以合作社为平台,采取“政府+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建设烟区综合体,建设以烟为主、产业配套、多产业融合的村级产业综合体, 将烤烟产业主动融入当地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规划,全面改善烟区条件,努力实现烟叶增效、烟农增收,有效助力了脱贫攻坚。

砚山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局长、经理蒋福昌说:“主要的目的是解决第一产业稳定的基础上,逐步向第二、三产业延伸,推荐产业综合经济体,通过烟区综合体建设,坚持了政府主导、烟草扶持、烟农主体、企业共建、积极稳妥,循序渐渐的工作原则,围绕平台管理好、设施配套好、产业组合好、市场销售好、烟农收益好的‘五好’要求,今年在全县建立了六个烟区综合体,目前各综合体各项工作正稳步推进,综合体的建设将提升我们整个烟区土地利用率,促进我们广大烟农增收。烟区综合体的建设将进一步盘活烟区的土地资源,使烟区的广大烟农利用二三产业,实现增收致致富,助力全县脱贫攻坚工作。”

(砚山融媒体中心记者 邓维友)

(编辑 李霄文)

(排版 郭韦)

(审核 资云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