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砚山阿猛镇:围出美丽家园 编出幸福生活
发布时间:2020-04-26 11:11:37 阅读 8455
文网讯 乡村美不美,干不干净,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砚山县阿猛镇永安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通过就地取材建造竹篱笆围栏,既美化了家园,又使人畜分离,两全其美走出一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路子。
日前,记者走进砚山县阿猛镇永安村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排排独立的白色相间的房屋映入眼帘,干净的道路两旁,全是用竹子编制而成的竹篱笆,围出别具的乡村风貌。李应坤是村里编制竹筐的手艺人,也是村里的小组长,采访中,他告诉记者,搬来安置点,享受了国家的好政策,百姓们就用自己的手艺来“编织”幸福新生活。
李应坤说:“竹子都是我们自己去老家那边砍竹子过来编的,是我们自己编的,我们党员干部也是一起做的,这些样式是镇上的领导,拿着图纸过来,在手机上,我们也是仿着做的。”
在阿猛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种植竹子的习惯,如今被做成竹篱笆,不仅充分利用了现有资源,还节约了民生设施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为安置点增加了浓浓的村寨特色。
“现在得到党的政策,搬到这里,我们村上的面貌改变了很多,变得好看了,大家都高高兴兴的。”李应坤说。
永安村是砚山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之一,它是普通的,也是独特的。这里的搬迁群众通过搭配上竹篱笆,让永安村处处洋溢着美丽新村的景象。对于阿猛镇下一步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将如何开展,记者采访了该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候选人王罗凯。
王罗凯介绍,编织竹篱笆第一个为了提高人居环境,生活质量的提升,第二是为了美观,第三是因为实惠,充分利用阿猛镇竹子比较多的资源,目前是拿永安村作为整个镇的试点一个试点。下一步,将在13个村委会,都要充分利用编织竹篱笆,来提升人居环境,这项工作也将逐步推开,形成全镇的一种特色和亮点。
编后语
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创造各种各样简单却美观的“民生工程”,让过去政府“一手包办”、群众“等、靠、要”的局面得到很大的改变,这是阿猛镇在脱贫攻坚战役里另辟蹊径,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旧房拆了,新家搬了,生活富裕了,人心自然也就稳住了,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乡(镇)结合自身的条件,不断创造出自己的村寨特色,让老百姓真正实现安居乐业。
(砚山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张卫姣 李云韬)
(编辑 李霄文)
(排版 郭韦)
(审核 资云波)